企业持续盈利的管理模式—企业再造


       企业再造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成本、产品及服务质量、运营效率等现代企业运营指标的跨越式提升,以工作流程为核心,对自身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及运营方式进行重新设计的颠覆性变革。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1993年合著的《再造企业:工商业革命宣言》中,明确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它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再造、战略再造、流程再造、管理再造及文化再造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讲,企业再造理论是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分工理论提出了质疑,并以再生思想重新审视和重构企业以往的管理运营。该理论主张企业应该摒弃落后的管理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围绕工作流程重新构建具有更强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新的组织管理模式。
 
企业再造理论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顾客为中心
       分工理论将整体性、一体化的业务流程分割为若干独立的环节,并由专门的人去负责每个环节。这使企业人员常常将目光局限于自己的工作上,丧失了对整体流程的感知把握,从而忽略了生产的最终服务目标——顾客。因此,企业再造就是让企业人员重获对业务流程的整体性感知,使他们意识到流程的最终出口是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
 
二、以员工为中心
       企业再造还将使组织模式从垂直性的科层体制转向更易于交互沟通的扁平化结构。在新组织结构中,业务运营的主要承担者将从以往的职能部门变成流程执行小组,这也对小组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员工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从单一技能人员成长为具有全面知识、综合观念和职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以便满足流程执行过程中的多元化需要。
 
三、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企业再造的目的是实现生产效率和业绩的跃迁式提升。例如,通过重组流程,IBM信用公司减少了九成的作业时间,使一个通才信贷员所创造的价值与过去多位专才员工的工作效果相当,从而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为公司增加了高达百倍的业务量。
 
       企业再造理论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再造旋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实践中,虽然再造失败的比例很高,但再造思想还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并逐渐扩展到欧美以外的企业中。
 
本文摘自长正首席咨询专家孟祥磊老师所著《决胜未来——互联网+企业再造与顶层设计》,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