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激励主要模式分类整理


  长期激励主流模式及其衍生模式有很多种,但所有的激励模式无外乎两大类,实股激励和现金激励,以下针对实股激励和现金激励的主流模式进行简单介绍。

  1  实股激励

  1.1 股票期权

  运作原理: 公司给激励对象按约定价格(执行价格)和数量在受权以后的约定时间内购买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权,在行权期内,可以行权也可以放弃行权。

  收益计算: 收益=卖出股价-约定行权价(上市公司层面行权价为基准价的100%)

  1.2 限制性股票

  运作原理: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达到考核目标时,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收益计算: 收益=卖出股价-授予价( 上市公司层面授予价格不低于基准价的50%)

  1.3 员工持股计划

  运作原理:指公司根据员工意愿,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

  收益计算: 收益=卖出股价-认购价(员工持股计划可能会导致员工亏损)

  补充说明: 持股计划虽然不是员工直接持有,但也改变了公司股权结构,也记为实股激励。

  1.4 业绩股票

  运作原理:业绩股票其实是持股计划的延伸,是根据激励对象是否完成并达到了公司事先规定的业绩指标,由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

  适用人群:企业经营团队和工作业绩有明确的数量指标的具体业务的负责人。

  1.5 出资入股

  运作原理:采用股份转让或增发新股由激励对象认购的方式,使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和骨干员工直接成为公司股东。

  收益:激励收益为股份对应分红、股份出售时转让价格与入股价格之间的差价

  2 现金激励

  2.1 股票增值权

  运作原理: 激励对象获授一定数量的权利,该权利可以获得公司股票在某段时间内增值价值等值的现金(公司支付)。

  补充说明: 股票增值权的设计原理与股票期权类似,但差别在于:在行权时,经营者并不像期权形式在行权时要购入股票,而是直接对股票的升值部分要求兑现。另外,股票期权的利益来源是证券市场,而股票增值权的利益来源则是公司。

  2.2 虚拟股权

  运作原理: 激励对象获授一定数量的虚拟股票,每股虚拟股票的价值代表了公司总价值分到每一股上的价值,虚拟股票的价值随着公司价值的提升而提升。

  补充说明: 虚拟股票是一种模拟公司真实股票的基于现金的长期激励工具,一般以现金支付,根据其兑现价值的不同可以分为虚拟股票和虚拟期权/增值权两类

  2.3 业绩单元

  运作原理:激励对象获授一定数量的业绩单元,每个业绩单元代表的实际价值随着业绩完成情况好坏而上升或下降,该权利的收益完全取决于激励对象时间期限内完成业绩后的分红权。

  补充说明:业绩周期之初,公司根据岗位、级别、绩效等因素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业绩单元,每个业绩单元会对应一个价值。业绩单元的价值变化或授予业绩单元的数量变化会与业绩达成情况挂钩,随某业绩指标的上升/下降而变动。

  2.4 中长期业绩激励

  运作原理:激励对象在完成一定中长期业绩目标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相应的奖金,奖金的多少与业绩完成情况挂钩,常见方式如递延绩效奖金等。

  收益计算:长期业绩奖金=目标奖金×激励系数

  2.5 价值增值分享

  运作原理:基于业绩达成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的激励基金,在一定时期后根据业绩达成情况进行兑现,与公司年度业绩目标和阶段性业绩目标紧密挂钩,其本质是与激励对象分享企业的价值增值部分收益。常见的价值增值部分包括利润、超额利润、经济附加值(EVA)等

  收益计算:奖金池= 挂钩指标× 分享比例

  解释说明:

  1、挂钩指标:即奖金池是基于哪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一般根据公司战略、行业实践和股东意愿选择;

  2、分享比例:即从该基数中可分享多少。一般需要根据所有高管目标奖金加总占挂钩指标预算的情况确定,每隔一定周期需要对此比例进行审阅和修订

  2.6 延期支付:

  运作原理:是指公司为激励对象(管理层)设计一揽子薪酬收入计划,其中部分年度奖金、股权激励收入不在当年发放,而是按当日公司股票市场价格折算成股票数量,存入公司为管理层人员单独设立的延期支付账户。在一定期限后,再以公司股票形式或根据期满时股票市值以现金方式支付给激励对象。

  主要目的:激励管理层考虑公司的长远利益的决策,以免经营者行为短期化。

  2.7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

  运作原理:在计划中,企业允许激励对象预先将一定比例的工资存入专门为员工开设的储蓄账户,并将此资金按期初和期末股票市场价较低者的一定折扣折算成一定数量的股票,在期末按照当时的股票市价计算此部分股票的价值。

  收益:激励对象可以借此获得储蓄资金与该部分股票市场价值之间的差价收益。

激励模式对比分析

 

实股激励

现金激励

特点

• 采用真实股权作为支付工具

• 激励收益来自于股权的价值

• 涉及公司真实股份的增发或转让

• 采用现金作为激励支付工具

• 激励收益多来自于经营指标的提升

• 涉及公司现金的支出

优势

• 员工成为股东,切实联系股东和员工利益,具有更强的长期导向

• 减少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

• 员工的激励感知度可能更高

• 可以关注特定时期、特殊目的的奖励

• 可直接将收益和特定的指标联系起来,机制灵活性更高

• 受到的潜在监管政策较少,有更大的设计灵活性

挑战

• 存在法律和监管的要求

• 带来股权稀释

• 部分情况下,由于员工难以影响股价,可能由于资本市场波动而对激励收益产生影响

• 员工没有成为股东,无法真实落实股东意识

• 激励支付对现金流影响较大

• 在设计和衡量业绩状况时可能较为复杂,对公司的战略规划能力要求高

   长期激励通常意义上还会跟合伙人机制联系在一起,在此不详述,推荐了解合伙制激励体系:晋商身股制-身股激励(典型企业:华为、方太)、万科事业合伙人-项目跟投制(利益共享)、阿里-湖畔合伙人计划(股权控制)、海尔-人单合一(小微创业)、芬尼克兹-裂变创业(创新孵化)、复星-全球合伙人计划(高层凝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