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天然有一种跟随意识,有个故事说,人类以前吃苹果,直接吃就好了,但后来削皮变成一种文明的方式,大家就跟着吃苹果都削皮,但后来科学家说,吃苹果不削皮营养价值最高,但很快又变成苹果皮会附着大量农业残留,现在人们看到苹果都犯愁,不知道是削皮还是不削皮,因为没有了最权威的指引。
在历史中我有个非常不解的困惑,按照逻辑,割地赔款似乎是对一个国家最大的惩罚,一战的爆发,就和领土的纠葛有着极大的关联,曾经的普法战争让法国失去阿尔萨斯-洛林,让法国耿耿于怀;意大利对奥地利的特伦蒂诺垂涎三尺;俄国一直以斯拉夫大哥自居,绝对不能容忍其他大国进入黑海。现在的所谓世仇国家,大多因领土而起,化解之路目前看依然遥遥无期,所以德国二战后即使损失40%的领土,包括自己的民族之根东普鲁士,但德国依然对外宣布,德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德国国土里了。可见国土是一个多么让人纠葛的问题。翻开中国近现代史,因领土对中国造成最大伤害的国家是日本、俄国、英国(这里不讨论藩属国问题),英国割让的香港岛,在97回归的时候同九龙、新界一同归还了,在中国西南边疆画出的麦克马洪线,由于历史纷扰过多,又掺杂了利益交换,以及外交妥协,而清代的国界往往都是以什么山,什么河为界,很多时候都是手指一指就完事了,没有标准的国界概念,按照标准说法是9万多平方公里,但具体的损失并不可考。而日本几乎完全吐出了所占领土,所谓的琉球国,最多也就藩属国,和中国没有直接关系,目前可能就一钓鱼岛。而俄国无论从面积上,还是视觉冲击上给中国造成的破坏都是最大的,我们可以看下民国地图,就能明显感觉到,中国地图变化之明显。
而此后中国北方的国防,都是压力最大的,我想,当中国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时,一定是悲喜交加的,喜的是北方压力从此小了很多,悲的不说也都清楚。历史问题,现在讨论没有什么意义,我非常不喜欢那句:“什么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一方面,世界所有国家的领土都是不断变化的,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国家领土。面对变化,最好的方式是像德国那样永久解决,不再抱有幻想。中国目前对领土的处理方式,可能心理有点难受,但却是最为明智的,就比如黑瞎子岛的回归,现在的实际占领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完全拥有了,最常见的解决方式只能是维持现状。俄国和日本早期的北方四岛问题,俄国提出归还其中两岛,被日本拒绝,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日本的战略失败,谈判的艺术是妥协,没有毫无妥协的谈判,除非为了战争找个借口,但现在实际占领的是俄国呀!实际占领在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大主动权。况且谁敢发起与战斗民族的战争呢!
问题来了,中国人最为敌视的国家,却是日本和美国。而对英国比较平和,对俄国还非常友好!按道理说,日本和中国的领土争议钓鱼岛,某种意义上说是海域争端,目前没有哪个国家属于实际占领,所以双方都有足够的筹码和等待时间,说白了,这是个长期可博弈问题。而美国似乎在历史上没有割让过中国一寸领土,为何仇恨反而更大呢?还经常有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说法,而实际得利最多的俄国在形象上似乎是中国的老朋友一样可爱。
政治问题远离生活,我们聊一下身边的事情呗,网络上的各类撕逼,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对方可能回答:“实在看不下去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傻叉呢?”这里傻叉的定义就是无法理解对方,但这个世界上多元是常态呀!记得澳门有对夫妻,一个是信仰基督教,一个信仰佛教,他们可以相敬如宾,按照道理说,宗教是最具排他性的,尤其基督教有救世情节,能互相尊重的确难能可贵,也表明多元从来就是可以共存。有主见的人,并不是一定要提出惊世骇俗的观点,能够理性对待重视角,尊重对方观点,并保留自己意见才是根本。
没有主见的人,必须要选择一个立场,然后站好队列,他们不乎真相,也不想了解,只是借助这个事件发表下观点而已,曾经的罗尔事件,大家总抱怨他深圳有房,却不卖房救女,还说是留给儿子的,但真相是房子是前妻共同所有,协议留给儿子的,罗尔没有处置权,但谁会在乎这个呢!我就选择我愿意相信的就够了。当年北大女生马楠,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北大演讲时,关于美国对中国的人权态度,对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批评。马楠一时间被称为民族英雄,但马楠毕业后,赴美生活并嫁给美国人,并坦然承认非常喜欢美国价值观,这时候中国人又愤怒了,称她为叛徒。中国人从来就是如此,总能非常轻易得出廉价的结论,还总认为自己远见卓识。她曾经的质疑只是个人观点的表达,你是否同意和她没有关系,为何你会自我高潮,而她赴美嫁人,喜欢美国价值观,这可以是个人的认知转变或者认知升级,同样和我们没有关系,为何你会再次高潮。
而娱乐圈新闻,比如郭德纲的师徒互撕、谢杏芳是否原谅林丹、佟丽娅如何选择等,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操碎了心,可是,这一方面是个人私事,我们为什么要替别人做出选择,另一方我们永远无法探明真相,只能选择一个自己能够接受的立场。而立场这个东西,是最不靠谱的,有人做个一个实验,拿出三个完全相同颜色的线条,但对人说里面有一条颜色有差异,让人选出不一样的,结果所有人都会选出一条,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选择,阐述出让自己满意的解释,比如说这个线条颜色暗淡一点,这条颜色偏明快一点之类。人类的思维可能都是这样,先得出一个结论,再根据结论找理由。
我们就生活在这种困惑之中,可能只有纷扰、没有真相、没有对错,只有一个自己满意的解释,但希望不要过度自恋,或许你的解释并非比别人更好,只是因为先入为主,被自我主观强化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