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说中国
第一集 三皇五帝
第一节 远古时代的群婚与禅让
郭向阳 文
1、46亿年前的地球还是一个颇似核弹爆炸的大火球,球体则像一砣硕大无朋的火山岩浆。又经过8亿年的燃烧和裂变,到38亿年前生成了以氮气为主、混有氧气、氢气、碳酸气和种种惰性气体的大气层。
大气中的各种气体再发生化学反应,又产生了氢2氧1的物质——水。于是,火球逐渐冷却下来,整个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就变成了一个水球。后来,随着地幔运动、板块漂移,一些陆地慢慢冒出水面,就出现了平原、丘陵、高山,峻岭。那些仍被大面积覆盖的水面就是海洋,陆地低洼处的流水、积水,就是江河、湖泊。
2、约在6亿年前,海洋中生成了单细胞的藻类,就像池塘的蓄水日久变绿那个样子。再经过3亿年的进化,才生成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到了距今约3亿年的时期,陆地上逐渐生出一些草木,最后长成了森林;同期还生成了水生动物、两栖动物。
3、约在2亿年前出现了恐龙。恐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拖着长长的尾巴,统治了这个星球一亿多年。后来宇宙发生剧烈的异变,被外太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了大量的臭氧层的空洞,恐龙们遭到灭顶之灾,突然间全部都死绝了。恐龙灭绝之后,地球上只剩下小个子的动物们苟且偷生。
4、在“物竟天择”的法则下,虫、鱼、鸟、兽要么进化,要么灭亡。这样又捱过了九千多万年。直到距今1000万年内,地球上才出现了灵长类动物,如类人猿、猩猩、狒狒之类。
5、当时的世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动物世界”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无奇不有;啃草的、食肉的、荤素通吃的,各逞所能。
6、在这动物世界中,大脑发达的类人猿仅属于千千万万里挑一的极少数,也就是今人所谓的精英阶层。
7、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些个精英,是外星人的后代,这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8、不然的话,你很难解释,人类的早起形成过程,也很难解释,人类为何一直对寻找外星人,具有浓厚的兴趣,我个人认为人类是外星人的后代。
9、我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是在云南省的元谋县,因此就叫“元谋人”(实际上是“元谋猿人”)。虽然只有两颗牙齿,考古专家却根据牙齿作出判断:他生活在170万年前,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且会打制石器;附近还有被火烤过的兽骨,可见他和他的同类已会利用自然界的火来烤肉吃。
10、陕西省南部考古发现的“蓝田人”,比元谋人晚了110万年,大约生活在50-60万年前。考古专家们根据一小块头盖骨和三颗牙齿,以及现场遗留的动物骨骸,判定他和他的同类与大熊猫、剑齿象、剑齿虎、中国貘、三门马等可爱而危险的动物,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活得最长的也不超过30岁。
11、再一个就是北京“周口店人”,一共发现骨骸上百块,有40多口人。他们生活在50万年前的华北平原,平均身高男的1.62米,女的1.52米。
12、当时的黄河流域还属于热带气候,巨型的热带动物——如披毛犀、板齿犀、三趾马、剑齿象、纳玛象、平额象,以及野猪、麋鹿、野牛、羚羊等等,分别在今陕西、河南、河北一带陪伴着“周口店人”。
13、因此,先民们不得不用火和木棒、石头来武装自己,同秃鹫、岩狼、鬣狗等等凶禽猛兽争夺山崖洞穴的居住权。
14、 类人猿经过长期的进化,通过向大自然学习,慢慢的形成了早期人类,在和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发明了石斧、石刀、弹弓,加上木棒绑上石矛的标枪,狩猎的成效就大得多了,也就逐步掌握了小型动物的生杀大权。
15、他们有肉吃了,并且主要吃肉,吃尽动物的血肉以后,还喜欢把它们的骨头砸破,再磨制成矛尖、吸管、勺子、鱼钩一类的工具,还在生活中发现了植物种子,开始有意识地采集一些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
16、后来,出现了“伏羲氏”发明渔网,教人结网扑鱼;“有巢氏”教导人们,在大树上筑造简易房子;“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人们感念这三个氏族的功德,就把这三个氏族的领袖伏羲氏、有巢氏、燧人氏,尊称为三皇。
17、传说距今约八千年前的一天上午,有位名叫华胥的女人,在雷泽湖(今甘肃省天水市域内)岸边闲逛、玩耍。走着、玩着,忽然发现前头的沙滩上,有个硕大的巨人脚印,她觉得十分好奇,就伸腿照着大脚印踩了上去。不料,她的脚板刚刚踩到大脚印上,倏地感到浑身一激灵,莫名奇妙地就怀上了身孕,然后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伏羲。当然,这个传说也可以解读为,伏羲是外星人的后代。
18、伏羲有母无父,这反映了远古时期群婚制体系下,大多女子,一人多夫,性关系混乱,一个群团内部互相随意发生性关系,性伙伴没有固定性的历史事实,这是 “母系社会”中女子性自由的史实的真实反映。
19、女人有孕却说不出孩子的父亲是谁,确定不了孩子的父亲是谁,只好找个“大脚印”来加以掩饰。
20、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东方神话,同样存在于西方神话。在远古的希腊罗马神话印度神话中的所有的盖世英雄,也是有母亲而无父亲的,或者父亲是某某天神。
21、这种东西方神话的共通性,说明群婚制,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一个漫长的时期,它同样是人类走向进化,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当然这个体制,对人类种群的体质进化,是很不利的。
22、关于伏羲,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华胥圣母生了一对龙凤胎,男的是伏羲,女的就是女娲。在宇宙洪荒发生之后,兄妹二人躲进了昆仑山,在一个山洞里,躲过了一场大劫难,成了硕果仅存的两个人。
23、当时没有其他的人类,兄妹俩就只好近亲交配,以繁衍后代。抛开种种神话的外衣,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这种说法,恰恰反映了远古人类近亲滥交、乱性的真实情形,更说明了远古社会的群婚制体制内性生活紊乱的情况。
24、三皇五帝时期,人类的生活是处在群混体制下的,为何对三皇五帝,我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原因就在于此。
25、 在当时为了生活,男人必须要捕鱼、猎兽,特别是猎兽,尤其是一些体格比较大比较凶猛的野兽,像野牛野猪老虎野马等,一个人甚至几个人很难有成效,因此在生活中一些男人就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一些大的野兽,后来就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团队,逐渐出现了氏族。
26、为了更好地生活,人类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出现了分工与合作,为了更好的进行分工合作,必须有人出面担任领导,进行统一的指挥调度,由于打猎很多时候需要技巧与勇气,而且很多要有计谋,这样脑瓜好使的人,就被推选出来,担任首领。
27、因为作为首领必须要担负很大的责任,这样有些人被推选出来后,不愿干首领,就互相推辞,这就形成了最早的禅让,禅让的本意是基于唯才唯德是举的互相谦让,可后来禅让发生了异变,变得面目全非了。
28、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进入氏族社会时期,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为主要方针,结成了各种族群,这就是氏族。每一氏族均有特定的名称,有共同的信仰,有自己的图腾,有的是蛇,有的是鸟,有的是狗,有的是牛,有的是猪,还有的是山水河流,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在很多氏族图特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是民族大融合的一个象征。
29、氏族不仅有自己的图腾,还有自己的神灵供奉,有自己的地盘,内部实行生活生产资料的原始共产制,氏族事务施行集体决定的民主制,生产资料公有,劳动成果共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抚育后代。
30、氏族全体成员必须属于同一祖先、同一血缘集团,相互间存在血亲关系。每一个氏族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消费单位。经过不断进化,人类认识到近亲结合的祸患,开始实行族外婚,氏族内部实行禁婚,因此族外婚是氏族公社形成的条件和基本标志。
31、但是需要说明一点,是在氏族社会时代,这一时期,群婚现象依然存在,而且还很多,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群婚现象依旧没灭绝。
32、孔子出生时代的野合,就是一种群婚现象的余脉,作为一种风俗,群婚现象一直在一些少民族或者一些特定地域,或作为节日,或作为一种民俗,长久流传,例如今天摩梭族的走婚制,就是一种群婚制风俗的延续。
33、到了氏族社会晚期时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再是以氏族为单位,而是以一夫一妻的家庭为单位,氏族的作用日益削弱。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产品除用于消费之外,有了部分剩余,氏族内部产生了贫富分化。
34、一些人以权谋私,一些人巧取豪夺,结果私有制开始产生。由于人们占有的私有财产的多寡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平等性逐渐消失,不平等的关系也就是阶级对立关系逐渐形成。
35、几个氏族公社组成一个部落,以后又发展成部落联盟。父系家族有族长,氏族有氏族酋长,部落有部落首领,部落联盟也有共同的首领。
36、传说中的尧、舜、禹就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一般采用民主的方法推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选举贤能有德者担任。
37、这种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禅让制,实际上就是西方的议会制和我国当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当然那时候的禅让制,是货真价实的人民民主制度。
38、不过对禅让制,我们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所谓禅让制时代,是指的“五帝”的时代,即尧舜禹的时代。
39、按儒家学派编造的神话,尧年老之后,自动让位给舜,而舜年老之后,自动让位给大禹。从而,表现出这些氏族领袖们的大公无私。
40、其实,这不是历史的真实,历史事实是怎么样的呢?随着团体赋予首领自由支配财富的增多,随做首领权力的不断扩大,禅让不再是什么大公无私,不再是选贤任能,而是充满了暴力和残忍。
41、尧执政后期,争夺权力者比比皆是,尧本人将争夺权力者之一的丹朱,予以囚禁,彻底的剥夺了他参与权利竞争的机会。
42、但是,竞争者防不胜防,却没有防住另一个人舜,舜使用拉拢收买,暗中打压,扶持敌对势力等手段,搞垮了尧的统治基础,又发动政变,杀光了尧的支持者和家人,逼尧退位。
43、舜后来又实施阴谋,暗地派人掘开河堤,以治河不力为由,杀了大禹的父亲,尧的最大支持者,出身高贵显赫,实力巨大的的崇山国首领鲧。
44、其实,以治河不力杀掉鲧,这只是一个扫清异己势力的借口。真正的理由是,崇山国首领鲧,在民间威望很高,为人处世很得民心,治河很有成效,是争夺氏族部落联盟领袖的有力竞争者,从舜个人的谋权夺位巩固自己的统治的私利方面看,必须要予以除掉的。
45、而大禹子承父业,终于将舜杀死,也是一种阴谋对阴谋的反击。史书上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对此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读。
46、其实,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不想入,不是不想过美满的夫妻生活,而是为被人挟持的形势所迫,不能如此,不敢如此。
47、三过家门而不入,绝不是一种崇高,而是一种无奈,一种阴谋之下的被迫妥协,一种囚犯的人性决绝。
48、这禹可不是,真的因为治河太忙碌了,不想进家门,只不过是不敢进家门,不能够进家门,因为进了家门,脑袋就要搬家,不进家门才能活着,才有机会复仇。
49、因为禹不敢和家人接近,否则就会被舜使用阴谋,名正言顺的杀死,这个仇一直在他心里憋着。在后来,禹用一些暗中策动的阴谋,成功的取代舜,夺取权力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同样的用一系列血腥的手段,对舜的部下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报复。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逃到南方,仍不免一死的命运。
50、史书上说,她们是因为感念舜而流下了泪,泪染斑竹,其实是因为她们在大禹支持者的屠刀下,流着泪被逼跳江自杀的。这完全是赶尽杀绝。因为大禹他自己就怕有人学他的样子。
51、大家看到啦,在这三位领袖的后面,是三个部族集团的对权力的争夺。尧是黄帝部族的后裔,代表的是农耕游牧文化,是华夏集团的代表。舜是东夷部落的领袖,是炎帝部族的后裔,代表的是海洋渔猎文化。而大禹则又是华夏集团的领袖。
52、黄帝炎帝部族之间的合作是表面的,暗中争斗是长期的,二者之间的争权夺利是部族集团之间的争斗。在大禹死后,掌握政权的华夏集团首领们,为了不至于让权力落到东夷部落手中,动用各种势力,打压东夷部族,发动政变将当选的东夷部落领袖伯益杀死,由禹子启继位。从而建立夏朝。以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3、但是,在夏朝初期,启死后,仍然发生了由东夷集团的领袖后羿和寒促争夺权力的争斗。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禅让制向来都是充满了暴力和残酷的。
54、禅让制根本就不是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而是一种以民主外衣的权力争夺方法。
55、禅让制与真正的民主制度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禅让制是权力争夺的结果,是一种基于阴谋的权力再平衡,是建立在争权夺利的基础上的权力更迭体系。
56、在实际生活里,在实现禅让之前,首先要经历剧烈的权力争斗,经历一些阴谋的暗中推动,最后由胜者掌握政权。
57、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在世袭制度建立之后,禅让制仍然并存着。从形式上讲,从西汉朝至北宋王朝,其每一个开国统治者,都是从前代的未代统治者手中通过“禅让”而获得政权的。
58、进入阶级社会后,禅让制到后来完全变异,从西汉朝至北宋王朝,禅让制一直进行着,其本质,与尧舜禹时代的禅让,也没有任何区别,都是表现为成王败寇,是一种虚假的民主权力更迭方式。
(本文为我个人在千聊直播所作系列讲座之讲稿,实际讲座内容有较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