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积压背后的真相


 库存,积压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尤其是呆滞库存,还长期占用仓库空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对企业现金流及管理运作带来严重影响,受到企业老板的深恶痛绝,有人说“库存是万恶之源”,但造成库存积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下:

1、计划管理失控
       在很多粗放型企业中,“随意性”的事情屡有发生,如随意回复客户,随意下单,随意变更,随意交货等。随意生产也是常见现象,有些企业生产什么由车间甚至是员工说了算,车间员工不按生产计划生产甚至没有计划管理。
 
2、采购员多下订单
       物料请购及采购没有审核及确认,采购员为减少工作量及采购频次、满足生产的紧急需求往往就会多下订单,再加之个人利益原因,使得供应商投机取巧、见缝插针,由此就导致提前于采购日期到料及超出订单需求数量的物料进入企业,如此就带来库存物料的增加,客户订单一旦出现数量变更就会导致呆滞物料的产生。
 
3、仓库管理混乱,任意收货
       仓管员随意签单收货,供应商送多少就收多少。有些仓管员连物料数量都不清点,供应商送货单上写多少就是多少。有些不良供应商发现这些漏洞就会大量的送货,买些饮料或水果与仓管员拉拉关系就能过关,如此累积下来,库存过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4、仓库库存数据不准
       有些企业库存数据不准,物控员每做一次物料需求计划就跑去仓库清点,不少企业仓库物料标识管理混乱甚至没有统一的物料编码,点一次物料要找遍整个仓库,有时还点不清,或者今天此种物料没有,过几天又会无端的冒出来。如此物控员害怕断料自然就会多做物料需求计划而导
过程中抽点仓库物料,随机抽查10项,只有2项账物相符,物料管理运作几近瘫痪。
 
5、销售预测失真
       销售预测是销售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预测信息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着库存积压资金的多少,有些业务员为满足客户出货需求就加大订单预测数量,生产部门辛辛苦苦做了大量的成品库存到头来却无人问津,而业务员也就听之任之,无人追问还好,老板或主管如果追问就一句客户变更订单应付了事。大量成品库存无法销售,到最后只能打折出售,销售预测无人确认无人把控,源头失去控制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
 
6、品质不良较多
       品质管理薄弱,在品质标准、工艺标准、来料检验、首件检验、制程检验、纠正预防等方面存在漏洞,造成不良产品、返修品、待处理品、报废品的产生,导致不良品库存的积压。
 
7、订单变更管理失控
       有些企业对客户缺乏管理,对客户的不合理要求也像小媳妇一样委曲求全,客户取消订单或更改物料后的损失本应由客户承担,却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接受客户取消订单或物料变更后造成的成品库存或物料积压,生怕一不小心得罪客户导致客户流失。由客户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而供应商却愿意承担,那客户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如此一来客户倒是留住了,但经营风险也加大了。在外资企业中的“客户与供应商如变更订单则由变更方承担变更后的损失”这样基本的合作原则,在很多民营企业中运作竟然都如些艰难。
 
8、技术变更管理失控
       企业内部因产品升级、客户要求、工艺改良、物料更替等原因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变更,有些企业会进行一些处理动作,做好善后处理,但还有些企业却并未加以重视,处理一部分就不了了之,甚至在有些企业一些不负责任的部门主管压根儿就不管变更后的处理动作或者说没有系统的管理思维,只顾头不顾尾,时间久了就造成库存的积压。
 
根源
       所有管理动作的失控都只是现象,根本原因是企业没有相应的责任机制及完善的管理运作体系,出现问题无人承担责任,企业员工自然不会在意因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再加上管理运作不规范而导致的各个管理环节的失控,必然会造成库存的积压。长正咨询认为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库存积压问题就必须完善管理运作体系并建立责任机制,构建有流程、有标准、有数据、有动作、有确认、有检查、有责任、有改善的循环式管理运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