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长虹吧了解到最新资讯,近日,央行宣布自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此外,存款准备金考核设每日下限。即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市场普遍认为,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有助于降低银行补交准备金数额的波动,从而也减少了支付超额准备金的需求,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对于存准考核设每日下限,则体现了央行管理的弹性,也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定便利。
但有观点认为,央行允许1个百分点的存准率的“透支”是变相降准。对此,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这是对此次存款准备金考核办法改革的曲解。
“这次改革是考核方法的改革,不是降法定存准率。新方法的主要效果是允许银行有更大的灵活性来管理流动性,也有利于减少对市场利率的冲击。新方法参考了国际惯例,也顺应了近年来许多金融机构的呼声。这是酝酿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一项改革。”马骏称。
考核改“每日”为“平均”
央行将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官方的解读为:维持期内,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准备金是每十天缴纳一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记者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存款运行的波动比较大,往往存在月末增加、月初减少的现象。过去用时点考核的办法,商业银行补交准备金的数额波动比较大,不但加剧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加剧了货币市场的波动。我们经常听到要交准备金了,利率就会短期、迅速地上升。”
此外,四川长虹吧http://www.guba.com/list-1881-1.html认为,在此次改革中,央行允许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含)百分点以内(即透支1个百分点),可算是变相降准了1个百分点,并将释放出相应规模的流动性。这是对此次存款准备金考核办法改革的曲解。“因此,新的考核方法与降低法定存准率1个百分点对流动性的影响是十分不同的。”马骏表示,对某些银行来说,新体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由于担心突发性支付需求所造成的)囤积流动性的倾向,从而可能降低超额备付金,释放出一部分流动性。但是,由于目前市场流动性十分充裕,这种倾向并不明显,因此在目前启动这项改革对整体流动性的影响应该是十分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