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经济学:经济为什么会增长?


经济为什么会增长?人类生活是如何变得像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呢?

要知道,空调、汽车、救命的药品、飞机等,都是最近一个世纪才有的,为什么在这个世纪,人类的福利空前提高?

 

 

经济学家认为,有四个因素影响经济增长。

 

首先是自然资源。中东的一些国家,如果不是地下有石油,可能连生存都不能保证。有人研究过,富裕的国家多在北温带,或者被海洋包围,而被陆地包围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一般都比较穷。前者如英国,后者如阿富汗。

 

英国的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气候温和,到处绿草茵茵。所以,在开始的时候,英国是靠畜牧业起家的。而且,英国河流密布,任何两个相邻的城市之间的水上航行大概只需要两个小时。交通便利,这有助于国内贸易的展开。而英国是个岛国,通过海上运输,跟其他国家开展贸易也非常便利。所以,英国的畜牧业和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并通过对外贸易实现扩张,从18世纪后期起,就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的帝国。

 

其次是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也就是机器设备等。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全部消费,其中相当大比例用于进一步生产,这就叫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节俭的结果。机器设备用于生产,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虽然减少了当前的消费,但是却更大程度地增加了未来的产量和消费,实现了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发现,一个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既需要增加劳动,也需要增加资本,但是常常表现出的一个规律是,跟劳动投人量比起来,资本增加的速度更快。也就是说,要想经济继续增长,资本投人增加的速度必须快于劳动投人增加的速度。这个规律叫做资本深化

 

经济增长的第三个因素是技术进步。技术,就是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条件下还能使产量增加的东西。技术能让产量增加,是因为它延缓了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把递减过程向后推延了。

一项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一长,关键要看它扩散的速度。有些发明会立即扩散,比如电视,只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在欧洲和美国家庭普及了。同时,电视产业还可以促进上游和下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兴起,所以,电视的发明,可以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手机的发明效果与电视类似,而且更为显著。电话、汽车、电脑,也都是这样。

技术还包括产业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如何安排生产。劳动分工就是一种组织形式。它可以促进生产率,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如此重要,那么一个社会如何产生技术发明呢?有多个因素,最重要的是基础研究

可是创新所起的作用,远远不如发明创造。

 

经济学家们在解释美国20 世纪经济增长的时候,用物质资本、技术进步,都不能完全解释,比如经济增长了10 % ,它们只解释了8 % , 产生了一个成长剩余。这个剩余,启发了一个新的概念和理论,即人力资本。也就是,成长剩余是人力资本带来的。

这是经济增长的第四个因素。

人力资本,也叫人力资源,是附着于人身的、能够增加产量的能力。它与先天因素有关,但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努力促成的。日本人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不但因为物质资本的积累,也因为日本的人力资本比较发达。

人力资本包括人的技能,也包括人的组织、纪律性等。

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所以教育很重要,而高等教育对于提高一个人的人力资本更重要。所以,经济学把高等教育主要看成是投资行为,而不是消费。

 

 

 

制度最重要

最后我要说的是制度的作用。技术很重要,但是制度比技术更重要。

计划经济搞了好多年,都没能使中国富裕起来,而市场经济却能,为什么?就是因为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优越性。

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人力资本却不足;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这是总量,从结构上看,就没有什么优势,我们的资源以煤炭为主,石油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也严重匾乏;取得了不少重大的技术成果,但是创新能力不强,创造力更是微弱,基础研究的投人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另外,还存在若干制度上的缺陷,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相当突出,政府管制过多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对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过多,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虽然我们已经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增长,但如果不进行制度上的进一步改进和改革,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会受到影响。

 

市场经济制度优于计划经济制度!

过去人民公社下,农民本质上是为别人干活,今天的承包制(除了土地最终归集体,剩下的基本已经私人化)是给自己干活。过去积极是假装的,大家都在偷懒,今天是自觉的,是真积极。 

 

 

制度的作用才是最根本的。

 

 

 

来自:王福重《纯粹经济学》《人人都爱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