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总喜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一位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留学生对我们现在的土地与房产政策的质疑!
汪华斌
昨天碰到一位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他说美国社会的财产明了;而回国却糊涂了。他说他问国外的政府官员为何不修建政府大楼,得到的答复是不仅一次性投入难得到批准;就是后续问题也很多,如维修保养费用从哪里来;房产税更是难以增加的公务投入。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外破旧不堪的政府大楼比比皆是。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最先日新月异的是各级政府办公大楼;现在一个乡镇办公大楼能与美国白宫比美的再也不是凤毛麟角了,因为千奇百怪的“高、大、上”政府办公大楼比比皆是。
是啊!我们现在的房子应该是全世界最复杂的产物,因为我们现在的房子其产权就五花八门;如我们私人居住的就有私人产权的商品房,有产权属于单位的小产权房;还有还建房和公租房。此外就是我们现在农村的宅基地房,更有中国特色的单位集资特权房;所以我们社会竟然还有产权不明的别墅。除此而外就是办公大楼和厂房也是五花八门,如现在有政府机关的办公大楼;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各具特色的大楼。而厂房除国有和行政事业单位有,更有集体单位修建对外承包的厂房;更有我们土地行政划拨而修建的外资企业厂房。因为我们社会现在没有房产税,所以一人拥有几百套住房的也是中国特色;而且我们社会的教育土地更是肆无忌惮,因为它同样是行政划拨的产物;所以现在私人很难投资企业而创业,但是投资办一个大学却相当容易;因为几百甚至上千亩土地都是行政划拨而来的,而且后续同样既没有房产税;也没有土地税,同时还能得到教育补贴;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后教育相当繁荣的原因,同时还是我们社会现在众多希望小学荒废而成农民的养猪场的原因。
是啊!如果我们社会学习西方国家只有税收来管理土地与房产,中国社会的问题的确就简单得多;如我们不管土地所有权的人是谁,拥有土地就需要纳税;而且按照鼓励生态平衡的原则,对公共绿化和种粮食的土地免税;因而可以同时取消中国社会不公平的种粮补贴费。如果是在土地上修建房屋,则统一按照建筑面积纳税。也就是说不管是城市或是农村,只要是住房都按照面积纳税。按照国际惯例,现在房产税每月是总价值的3%;如果你拥有一套价值100万的住房,则每月需要交纳3000元的房产税。更重要的是无论政府机关或是国有企业还是教育单位,只要是房产都必须依法纳税。如果无法纳税,政府学习外国将房产委托拍卖;从而通过税收使任何土地与房产管理简单化了。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原则,我国土地上的任何房产没有什么复杂的身份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原则,我们社会还能有拥有几百套住房的人吗?
我们不会忘记当年有个富二代在网络上炫耀自己拥有670套住房,可如果按照房产税每套每月3000元的支出计算;则每月仅税收就需要交纳近二百万,这富二代能如此有钱吗?同样我们的政府办公大楼也需要按照面积纳税,而这就需要通过财政负担中支出;难道我们社会的审计是瞎子吗?增加投入还能增加公务员的工资吗?正因为如此,所以政府公务员为了保证自己的收入水平增加;估计愿意在破旧不堪办公大楼办公的人还是绝大多数人,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减少自己的收入来支付办公大楼的开支。现在是我们的各类全民办公大楼全部免税,所以没有日产税收开支;而且建设费用多都是以权谋私的产物,所以我们社会现在一个乡镇办公大楼竟然能与美国白宫比美;本文附上了中国一个乡镇办公大楼和一个西方国家的政府办公大楼,大家自己用心去比较这里面的奥秘。
看我们社会现在购买办公楼,办理房产证时只要缴纳契税(3%--5%)和印花税(0.05%);当然对于私人企业的办公大楼还是要缴纳房产税的。房产税以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的,税率为1.2%;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原值*(1-30%)* 1.2%。即使这样的纳税也是无痛痒的行为,而全民与政府办公大楼却没有税的概念;所以才有中国社会总是出台文件限制领导干部的办公室面积。如果全部按照3%的纳税,还需要出台文件限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