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北京,一套房子可能连10万美元都不用。那时候的2000亿美金是什么概念呢?
上个世纪末,在1万公里以外的美国,加州santaclara,坐落着一家价值2000亿美金的公司,叫SunMicrosystem。这家成立于1982年的公司,长期以来经营的业务是卖工作站的,和当时的IBM,DEC,HP等公司某种程度上是竞争关系,但是Sun通过大量储备研发人才,致力于软件上的开发,在90年代的时候逐渐凸显出了优势。
Sun研发了一套叫Solaris的操作系统,基于BSDUnix,该系统是封闭的,很类似MacOS。当时windows和linux属于桌面操作系统,并不适合小型机(小型机属于商业机器,别被小型两个字迷惑,价格可能是十几万美金一台)。不过光是一个Solaris系统还不足以让Sun称霸企业市场。1996年的时候一个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的伟大产品诞生了——JAVA。
Sun上市后的股票代码都是JAVA,我相信听过JAVA的人一定比听说过Sun的人多。JAVA是一个完全免费使用的编程语言,它的特点是要跑在一个虚拟机上,但是这个虚拟机是可以跨平台的,意思就是只要一段JAVA代码可以在一台设备上编译,在另一台安装了JVM虚拟机上的设备也可以使用。JAVA的诞生,真正意义上把SUN这家公司推倒了巅峰。
Sun此后在工作站和Solaris的销售上是无往不利,轻而易举。Sun的销售只要敲开一家公司的门,说:你好,我看到你们公司的程序员在使用JAVA,我想说的是,JAVA是我们公司发明的,在我们的服务器上跑起来性能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对方基本没有什么可以抗拒的,一定签约买单了。
看起来这个2000亿美金的公司是一片繁荣,蒸蒸日上。只是这里面的商业逻辑好像有点问题:JAVA是一个开放的产品,但是在商业行为上Sun是用封闭的打法在做这件事,而且比起微软只做软件,Sun做的很重,整个公司的收入基于硬件的销售。
2001年开始Sun的好日子到头了,商业工作站和高端PC的差距越来越小,Sun在卖工作站的业务上遭到了巨大的挫折。而拥有应用生态的Windows和Linux后来居上,在PC服务器上抢占了操作系统的市场。等到Sun把Solaris开源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当然,这2000亿美金带来的教训带来的价值也许远不止2000亿美金。比如说Sun在当时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包括EricSchmidt等人,随着Sun的没落,这些精英去了其他公司,也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另外这个教训让IBM等公司猛然觉醒,决定要抛弃低利润,竞争乏力的制造业(还好有联想这个接盘侠),转型去做服务和咨询。有趣的是,Sun被Oracle收购后,在JAVA方面最努力的公司竟然就是IBM,IBM的工程师开发了大量的基于JAVA的中间件给大型企业,并基于此转型成功,也算是Sun的一件功德了。
当你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作品的时候,能否放弃你的金银财宝,荣华富贵,专心雕琢和修饰它,这是考验一家公司,尤其是被逐利的资本推着走的上市公司的最重要的一关。
HPVertica是当下最快的列式数据库,适用于大数据分析,处理TB级的关系型数据,比Oracle要快1000倍以上。当然,对服务器的要求也很高,需要跑在基于英特尔至强技术的惠普高端服务器上。
人生如戏 厉哥出品
【微信号】mint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