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人均富裕程度不算高,属于一般富裕水平。苏联人口规模比俄罗斯大一倍,这是苏联经济规模排名比现在俄罗斯经济规模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苏联搞的是国有产权模式或计划经济模式,效果总体不好,并且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包括现在苏联解体后建立的15个国家,以及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其它国家(朝鲜与古巴暂时还没有转变),相继抛弃计划经济模式,主动走向或被迫走向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
国有产权模式或计划经济模式,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是饥荒的产生。土地产权国有化导致农民劳动积极性锐减,导致粮食减产,以及粮食调拨计划的不完善,严重缺乏粮食的地区却通过计划经济模式的粮食调拨政策,调出大量粮食,加剧了部分地区粮食的缺乏程度,促使部分地区产生严重饥荒,导致苏联境内饥荒地区上千万人口饿死。苏联计划经济的学习者,也产生了类似的事情,比如中国也曾经发生严重的饥荒,产生的原因与苏联饥荒的产生是类似的。
国有产权模式或计划经济模式国家解决计划经济与土地产权国有政策产生的饥荒的办法主要有,其一,饿死大量人口,减少了食物需求规模,饥荒程度自然就会降低一些。其二,开垦新的耕地,复制更多的类似的农场。苏联大规模这样做了,中国也这样做了。其三,改善或完善计划经济的农产品调拨制度,避免部分地区出现粮食过度调拨的现象。其四,想法增强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中国主要是通过降低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增强人们的劳动效果,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以及给予农民一点自留地,可以极大提高农民在自己自留地的劳动积极性,农民在自留地的劳动是业余时间搞的,也是农村搞的最好的庄稼。自留地的效果是增加了农民整体的劳动付出量,农民在干非自留地的农活的时候,是容易偷懒的。不偷懒也是不行的,非自留地的农活要求的劳动时间太长,要求的劳动强度太大,大家体力受不了,如果大家按照要求,大部分农民会疲劳而死,大家只能被迫偷懒。
苏联的计划经济能取得一些成就的原因。虽然计划经济是最劣质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为什么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却能导致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呢?主要的客观原因有,苏联工农业基础比较好,苏联继承的沙俄帝国虽然是比较落后的欧洲大国,但是,在整个世界,沙俄的工农业相对还是比较先进的,至少比20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先进。
苏联面积广大,导致自然资源丰富,这为苏联的计划经济带来良好的物质基础。计划经济是内向型经济,不适合对外商品贸易。面积庞大的苏联,为苏联提供了全面的自然资源需求供应。充足的国内资源,可以使苏联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外贸易,使苏联对国际贸易的需求程度大大降低,可以基本使苏联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内经济体系。如果苏联只有现在的朝鲜那么大的面积,苏联不能实现资源的自给,必须靠国际贸易来实现资源的供给,这会导致计划经济发展特别困难。
苏联广阔的土地隐藏的自然资源,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而且还带来许多过剩的自然资源,导致苏联可以大量出口这些自然资源(主要是石油与天然气),换取必要的外汇,购买必需的某些商品。计划经济难以生产出有竞争力的工业制品,但是可以生产出石油、煤炭等没有多少差别的自然资源,大量出口这些东西,就可以换取外国的工业产品。
苏联建立前的俄罗斯,耕地资源丰富,粮食产量自给有余,可以大量出口粮食。计划经济的苏联,耕地资源同样丰富,粮食产量降低许多,甚至需要进口粮食。这就是计划经济与非计划经济的典型对比效果。如果苏联没有那么多的耕地,在计划经济体系下,苏联会更加缺乏粮食。可见,拥有面积广大的耕地,促使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农业,表现不是特别差。这也可以看到资源对计划经济的重要性。日本如果搞计划经济,日本拥有的自然资源,满足不了日本人口的需求,其计划经济的效果相对苏联会很差。
计划经济会使大部分国家养活的人口数量降低许多,因为计划经济需要人口数量与国内的自然资源相适应,而市场经济就不需要这样了。市场经济属于开放型经济,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比如20世纪70年代中国如果完全搞计划经济,当时中国的人口数量会显的太多,2亿人口以内,比较适合中国这么大的面积与相应的自然资源。但是,如果搞市场经济,自然资源可以方便与外国交换,也可以以商品(劳务)换资源,这可以促使国家养活更多的人口。市场经济程度越大,国家养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中国的生育政策就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设想或考虑的。人口生育政策没有随着经济体系的变化而变化,确实很不应该。
光有广阔的国土也不行,这需要大量的人口去开发,而苏联恰巧具备这个条件。众多的人口可以让苏联政府大量的复制类似的工农业生产机构。只要有一个成熟的生产模式,就可以复制很多个类似的生产机构。大量的复制是苏联计划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苏联众多的人口与庞大的自然资源拥有量,可以满足这样大量的复制行为。苏联的国土面积相对苏联的人口规模,对于计划经济,配比的比较恰当,人口不算多,也不算少,基本恰倒好处。
苏联建立前,俄罗斯基础教育已经基本普及,俄罗斯国民的天赋也可以,这为苏联提供了素质较高的国民。这对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帮助很大。如果苏联的土地上,换成印度人或非洲人,苏联的计划经济效果就会差许多。苏联政府也比较重视教育,这对维持或提高苏联的国民素质帮助很大。
苏联的最高领导阶层,整体素质比较高,懂得科学技术的价值,知道主动的窃取外国的先进技术,帮助苏联提高生产水平。
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是表面的,实质是,极大的剥削了苏联劳动人口的劳动成果,建立了一个虚假的经济繁荣体系。苏联的计划经济是生产型社会体系、浪费型社会体系,真正可以节余的生产能力并不多,这导致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高。实质是,这样的计划经济体系没有生产出更多的供应人们消费的东西,也就是整体的生产效率并不高。与同时期的先进国家相比,还很落后。
%20多年前苏联的工业生产总量比较接近美国了,此时的苏联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如果从经济上分析,此时的苏联与美国相差还很远。苏联工业生产总量与美国比较接近,这并不代表苏联的GDP与美国GDP比较接近,原因是苏联与美国的GDP构成差别比较大。
美国是市场经济,国民高度自由,国民消费是多样化的,工业品的消费只是国民消费商品的一类。在美国国民的消费商品中,工业商品占的比重不到一半。现在的美国,工业商品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例就更低了。苏联是计划经济,国民的消费受到限制,国民创造的财富大部分用于再生产,这导致苏联GDP构成中,工业产值占的比重较大。
假如美国工业产值与苏联工业产值一样多。但是,美国工业产值只占自己国家GDP的三分之一,而苏联工业产值却占自己国家GDP的三分之二。那么,美国GDP总额就是苏联的二倍。可见,当时的苏联与美国相比,在GDP总额上差别还是不小的。
根据汇率计算,虽然苏联工业产值可以与美国工业产值一样多。苏联没有自由的外汇市场,苏联的是官方汇率,而苏联采取的是货币被严重高估的政策。苏联货币的真实价值应该与黑市汇率价格类似,略高于黑市汇率价格。如果按照黑市汇率价格,计算出来的苏联GDP相对美国就更低了。如果苏联货币被高估100%,那么苏联实际的GDP总额只是美国GDP总额的四分之一。
这可以从苏联工业产品上看出来。苏联工业产品总量可以与美国相媲美,苏联工业产品的质量与美国产品相比会如何呢?相同的产品,市场价格相差较大。如果按照市场价格,苏联工业产品的总价格应该低于美国工业产品的总价格,既苏联工业产值没有美国工业产值高,虽然苏联与美国工业规模已经类似。如果按照许多工业产品的规模,现在的大陆,工业总规模不亚于美国。但是,大陆的工业产值要比美国小。
20多年前的苏联与20多年前的美国相比,在经济总量上要逊色许多。苏联只是把自己有限的财富大量运用到军事上或外交上,才显得自己可以与美国比肩。而从战争潜力上看,苏联要逊色于美国。如果美国也把自己同比例的财富运用到军事上或外交上,那么美国可以敌得上两个苏联。苏联的科学技术与美国相比也要逊色许多。苏联只是军事类科学技术可以与美国相比,其它领域一般都逊色于美国。苏联军事类科学技术比较先进的原因是苏联在这方面投资巨大,军事科研投入占国家GDP的比例比美国大,并且继承了德国的大量技术。
苏联解体以后,苏联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原来是那么差劲。我们常常误解成,苏联差劲的原因是苏联地区社会制度改变所致。其实,苏联地区社会制度的改变,只是把苏联本来的面貌显示了出来。
美国在这20多年内,经济增长速度一般,经济总量基本翻番。苏联地区,既现在的俄罗斯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区经济总量与现在的美国相比要差的远。估计现在的苏联地区,经济总量只是现在美国的10%左右。如果经济总量是美国的10%,这意味着前苏联地区,现在人均GDP在5000美圆以上,这个估计可能比较符合实际。美国人均GDP现在是5万美圆以上。
现在的前苏联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比20多年前的苏联时期高一些。我们假设现在的前苏联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与20年前一样多。美国人均GDP比20年前增加一倍(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已经扣除了货币贬值因素)。如果现在的前苏联地区经济总量只是现在美国的10%左右。根据这些假设,可以推断出,20年前苏联的GDP总额,既苏联国民生产总值总额是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附近。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假设,感觉20多年前苏联的经济总量与20多年前的美国相比,确实逊色许多。
20多年前的苏联与20多年前的美国人口总量类似。美国科学技术先进,社会制度先进,美国社会生产效率相对苏联比较高,美国国民创造的财富比苏联国民创造的财富多,也是自然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严重衰退的原因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全面超过解体前的1990年。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6亿美元(人均产值不到一万美元,富裕程度一般),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暂时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人们的需求走向正常化。而计划经济时代的许多生产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变得没有价值。这些没有价值的生产行为会被淘汰,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转化,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化,资源配置的转化。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失业率的提高,生产设施的闲置,各种的资本的闲置或贬值。产业转移需要时间,在这段产业转移的时期内,就是经济衰退时期。
计划经济被迅速取消,但是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条件还不完善,或者说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苏联的解体,计划经济的退役,只是打破了一个计划经济的旧世界,而市场经济的新世界还没有建立,这是一个暂时的无序状态,这导致市场经济价值暂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出现经济的混乱或衰退也是正常的。
俄罗斯的经济衰退,其实就是休克疗法缺点的显示,休克疗法必然伴随着经济的暂时衰退。但是休克疗法可以迅速打破计划经济的旧世界,避免计划经济的各种残留成为经济改革的阻力,避免计划经济残留成为新的影响经济改革的利益集团。休克疗法属于一步到位的经济改革,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属于另一种的经济改革。休克疗法与缓慢渐进式经济改革,属于经济改革模式的两个极端。渐进式经济改革可以避免经济的暂时衰退,但是却可以产生阻碍经济继续改革的利益集团。
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与美国经济发展模式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