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十几年前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显示了苏联时代,苏联经济规模被夸大的事实。俄罗斯十几年前发生的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由限制自由消费,到可以自由消费。人们的消费行为走向市场化,国民基本接近按需求消费,不是按供应消费,必然会导致某些商品供不应求,这些商品价格必然会上涨。俄罗斯十几年前的通货膨胀现象,其实就是日用商品的通货膨胀现象,这主要是苏联时期原来的日用商品供应处于严重紧缺状态。随着商品市场的放开,日用商品供不应求是必然的,价格上涨也是必然的。俄罗斯其它商品价格上涨的速度相对要慢一些。
在商品市场没有放开时,由于商品消费还需要某些票证,这些票证在黑市上,也值一些钱。国民手中,拥有的货币,实际上大于真正需要的货币数量。这些货币其实不值那么多钱,被高估了。商品标注价格偏低的程度接近购买这些商品所需票证在黑市上的价格水平。商品价格控制放开以后,商品价格会上涨到原来的货币标价水平加上所需票证的黑市价格水平的新的物价水平。
俄罗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模式是促进物价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把国有企业折合成一定价值,平均分配给国民。这个模式确实非常平等,非常好。但是,俄罗斯是一下子把国有企业的财富平均分配给国民。这导致国民可以自由支配的财富暴增,国民的平均消费愿望增加了许多,国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会迅速提高,消费行为会突然增多,而社会商品供应能力与原来一样。市场消费能力增加了,商品供应能力没有变,这必然导致商品的供不应求,导致物价暴涨。
每个家庭的消费能力,主要由日常收入与自己家庭拥有的财富总量决定。在家庭拥有的财富总量一定时,家庭的消费能力或消费愿望,与日常收入成正向关系。在家庭日常收入一定时,家庭的消费能力或消费愿望与家庭拥有的财富总量成正向关系。俄罗斯把国有企业折合成一定价值,平均分配给国民,导致家庭财富增加,家庭的消费愿望必然会增大,而社会商品的供应能力没有变化,物价上涨不可避免。
通胀下的俄罗斯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