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不敢出国访问或担心政权丧失


前几天舆论场还在议论一件事,外交上的孤立和经济问题正促使朝鲜和俄罗斯困境中牵手。执政三年多的金正恩将作为朝鲜最高领导人出席59日在莫斯科为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举行的阅兵式。一些人甚至担心,由于金正恩外交“首秀”放在俄罗斯,无疑将中国晾在了一边。

 

但计划不如变化快。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今天(430日)说,金正恩将不参加5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他表示,此前计划对俄罗斯进行访问的金正恩“决定留在平壤”,“他根据朝鲜国内事务作出了这一决定”。俄方“通过外交渠道得知这一决定”。

 

这一消息着实让人捉摸不透。人们也许会问,究竟是国内离不开金正恩的“领导”,还是他担心出访俄罗斯后,朝鲜会发生变故?至少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答案。

 

要知道,为了金正恩此次访俄,朝鲜官方显然是做足了文章。413日,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玄永哲率领代表团从平壤启程前往莫斯科,参加在俄举行的国际安全会议。同一天,朝鲜副总理卢斗哲也率领政府代表团从平壤启程,前往莫斯科参加朝俄友好年开幕式。

 

从表面上看,玄永哲、卢斗哲是去莫斯科参加会议的,但实际上是为金正恩访俄打前站。更重要的是,他们与俄罗斯高官的会晤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与此前那种“没有经济内容的政治装点”形成鲜明对照。

 

而事前,舆论场也对金正恩的莫斯科之前渲染得拂拂扬扬。外界原本期待金正恩参加莫斯科阅兵式相关活动,这不仅将是他的国际舞台“处女秀”,也期待他在活动中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韩国总统总统朴槿惠等有近距离互动。

 

但不到半个月,金正恩就变卦,取消了莫斯科之行。这与327日印度尼西亚官方宣布金正恩缺席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活动如出一辙。当时,印尼外交部表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将不参加4月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纪念活动,而由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代表出席。

 

根据朝鲜的局势,观察家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金正恩担心自己一离开朝鲜有可能出现不测,因此,他在最后时刻,仍像放弃出访印度尼西亚一样,作出了放弃出访俄罗斯的决定。因为一国领导人出访时期发生异常现象,导致政权丧失的事例,在世界上时有发生。

 

例如20069月,颂提领导的泰国军方联合警方利用总理他信到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问之机,突然发动军事政变,宣布解散由看守政府总理他信领导的内阁,自己担任临时内阁总理。从此以后,他信便忘命他乡,再也没有回到过泰国。

 

其实,朝鲜局势危艰,国情堪忧,对此,坐在“火山”口上的金正恩不得不防。尽管201112月金正日突然去世,金正恩顺利接班,但是,朝鲜这种权力交替的结果,不仅与世界发展潮流格格不入,而且国内各方面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金正恩201312月对朝鲜高层“二号人物”、姑父张成泽处以极刑,以及两年来不断清除异己(仅今年以来,金正恩就下令处决了15名朝鲜高官),作为对其权威挑战的惩罚。表面上,显示了金正恩强权政治的巩固,但其政权仍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旦发生政权崩溃,将会对朝鲜和其它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

 

张成泽事件与其说证明金正恩的强势,倒不如说暴露出金正恩政权内部因派系分化而消弱的迹象。政权的突变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而这种突变说不定会由金正恩被暗杀而引发。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2012年金正恩曾经躲过一次暗杀。在他对别人大开杀戒之后,想杀他的人恐怕比以前更多。

 

因此,金正恩寸步不离朝鲜,与其说是处理国内的诸多事务,意在提升自己在国内的形象,还不如说是为了防止自身政权的丧失。问题是,世界正在一体化方向发展,他不离开朝鲜半步,长期奉行老死不相往来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国际交不到任何朋友,自然也得不到世界国家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