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从事的是智力劳动


 

 

     创客从事的是智力劳动

 

劳动创造世界。任何经济发展方式的确立,都必须从劳动这个理论元点出发。过去我们说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个用䦆头种地的农民,只用力气不大用脑子,可以说是体力劳动;一个用拖拉机种地的农民,算是什么劳动呢?他既要用体力,又要用脑子,要有驾驶驾驭拖拉机的知识,既要消耗体力,也要消耗脑力。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分不开的,人为的分开也是不科学的。人的器官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指挥”,离不开脑力的活动,任何机械的使用以及机器的操纵都离不开脑力的活动。现在已经很少有纯粹的体力劳动了。工业经济时代后期,操纵机器的劳动,如使用数控机床等,所需体力越来越少,而脑力劳动比重越来越多。这种劳动分类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需要,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概念。

 知识经济时代两种劳动是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而不是习惯上所谓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知识经济时代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会同时存在,并逐步过渡到以智力劳动为主,智力劳动奖成为“第一劳动”

 体力劳动是最原始的劳动,是无处不在的最广泛的劳动。体力劳动指主要依靠人的身体器官从事的劳动。体力劳动的能量受到劳动者生理极限的严格限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了代替人力的特殊力量。首先发现的是畜力。野生动物经过驯化后,成为可以役使的畜力。牛可以耕田,马可以驾辕,驴可以推磨,狗可以拉爬犁。人类社会由完全依靠人自身的生物体能,到主要依靠畜力无疑是在生产力领域中取得的一次重大飞跃,经济得到发展,劳动创造的财富增多了。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风力,张帆行船、风车磨面,趁风扬场,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力代替人力,是劳动力发展的重大进步。随着人类对于劳动力认识的深化,又发现了水力。流动的河水可以推动水车水碓,汲水灌溉,加工稻谷,大大节省了人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两次技术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时代。这次科技革命是以牛顿经典力学的出现作为科学基础,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用蒸汽机产生的巨大机械力代替人力,生产力大幅提升,经济快速发展,财富急剧增长。蒸汽机的发明在纺织、矿业、冶金、铁路、交通领域的应用,使机械方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动力,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等自然动力的完全依赖,商品制造的时间大大缩短,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对人类的生产技术、文化生活方式产生了一次大的飞跃。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这次科技革命是以电磁学说作为科学基础,以电力机械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由于电的发明和以电力为技术革命先导,科学进步为基础的工业大生产方式迅速高涨,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商品制造时间进一步缩短,社会财富急剧增加。

 不论是用畜力、风力、水力,还是用机械力和电力,目的都在于用其代替人力在进行劳动。各种代替人力的特殊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人体能力的放大。这些特殊力量,不论是力大无比的万吨水压机,还是遥看宇宙的射电望远镜,它们代替的只是人的体力,而不是人的脑力,更不是人的智慧。

 智力劳动是建立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劳动智力劳动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劳动,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探索和利用的劳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契机,这既是智力劳动结晶不断积累的结果,又是智力劳动不断强化的必然。这次科技革命以量子力学、基因论和相对论的创立为科学基础,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代替并强化了人的智力劳动,标志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突出特点是以智慧器械取代一般器械,并逐步实现智能化;用智力劳动取代人的体力劳动以及机械力的劳动。(未完)

(已转“百度阅读”,书名《中国创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