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两融风险让股市如何洗牌?


417日,证券业协会下发了《关于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合规与风险控制评估工作的通知》。并要求券商在58日前上交评估报告,各大券商纷纷已经纷纷上调保证金比例或者调整折算率,以压缩两融杠杆。这种严控有哪些条款?让股市如何洗牌?

 

严控两融条款有哪些?

 

1、按担保比例分成了五类,即低于130%客户数量、130%-150%之间客户数量、150%-200%客户数量、200%-300%客户数量、300%以上客户数量。

 

2、要求为客户维持担保比例、担保证券市盈率、融资买入证券近一年涨幅(以2014331日为起点)、融资买入证券市盈率。其中担保证券市盈率分成了6类,即市盈率低于10倍、10-50倍、50-100倍、100-300倍、高于300倍、亏损股票的担保证券规模。而融资买入证券市盈率也按这样6类分列。

 

3、客户适当性管理上有8项,其中包括是否向证券投资经验不足、缺乏风险承担能力、有重大违约记录的客户、公司股东(仅指持有5%上市公司股份的股东)和关联人融资、融券等。

 

4、券商总部对各个分支机构加强细化控制两融管理,如两融业务部门与营业部在利益分派、员工管理、客户服务、营销活动、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安排是否有效。签约、开户、授信、保证金收取等是否由总部决定,能否有效防范分支机构私自开展两融业务。

 

5、客户信用交易账户是否曾买入或转入除可充抵保证金证券范围以为的证券,或者参与定向增发、基金申购与赎回、债券回购交易。公司对资信不良、有违约记录的融资融券业务客户是否记录在案,并据此调整客户的授信额度、最低保证金比例等。对两融亏损的客户是否采取相关保护机制。

 

6、两融风控13项,如是否对两融总规模控制,是否对客户最低保证金比例进行调整,是否对高市盈率、高涨幅、高风险股票采取重点关注或剔除出两融业务范围,是否对高市盈率、高涨幅、高风险股票的折算比例进行调整,是否对客户负债的集中程度做出限制,等等。

 

7、是否对场外进入了两融业务,是否为客户与客户、客户与他人之间的两融业务提供便利和服务。是否为P2P平台或其他互联网等其他融资机构的配资活动提供任何(包括并不限于提供接口、提供风控、提供服务、提供股权投资等)便利和服务。是否为伞形信托融资活动提供便利和服务。有无为场外融资活动介绍客户情况。

 

不过这次两融的保证金比例调整、折算调整主要是征对新开户者和将来的业务者,老的业务等完成后再按新的规则更正。

 

也正是两融风控出台后,趋势暂停给两车融资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发现,涨幅大的、市盈率高的、亏损的、高风险的股票将面临绝缘与两融业务。这实际上已经国家私下控制了个股的涨幅所要的两融资金提供阀门,有利于股市持久的繁荣,便于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

 

提供以上7点两融的细化程度和提交底稿问题答卷,我们发现监管层对两融的业务流向、布局、券商两融工作情况了如指掌。虽然干预了券商的工作,但是保证了风险的降低,笔者是赞同这种作法的。监管层拿到这份答卷,相当于掌握了两融大数据。

 

笔者认为,这会打乱庄家的部署,也会改变两融业务的导向,让两融业务逐步流向低市盈率、低涨幅、不亏损、没有负面风险的股票,如此来看,低市盈率的大蓝筹股根本就不惧资金的缺乏,同时也是踩准个股波段节奏与两融业务相结合显得恰到好处。

 

两融业务将成为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佣金越来越低,2013年底、2014年底、20153月底的两融业务分别是3063.5亿元、29652.41亿元、33867.23亿元,而两融业务额达到1.9万亿元了,预计4月份两融业务有可能达到5万亿元。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监管层加强两融风险控制,主要目的是延长股市牛市时间,不让股市大起大落,让股市疯牛变慢牛,因为国企改革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如果没有牛市,国企改革就成为空谈了。所以,股市通过两融细致管理后,更加健康了。笔者给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