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企业如何做品牌 作者序



  就在我整理和撰写这本书之时,中国经济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中国经济顶梁柱的制造业普遍陷入发展困境。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缺乏核心技术和强势品牌,以及愈发严厉的环保措施等,都令足足飞奔了30年的中国制造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


  未来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每一个从事中国制造的企业家扪心自问的问题。面对这样的世纪疑问,作为一个在工业品营销策划领域耕耘了10年的笔者,却无法给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因为,中国制造碰到的问题,绝非反映在表面的产品销售问题,而是有着更复杂和深刻的背景、涉及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创新、管理等诸多深层问题的交汇。以鄙人浅薄的才学,想要担负这个课题,实在不自量力。


  但是,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以自己的区区之力还是能为中国制造的品牌化工作摇旗呐喊,做一个不容懈怠的吹鼓手的。投身工业品品牌营销10年来,从起初的孤军奋战到有几个同路的战士,再到如今在行业中博得一点小小的令名,一路走来,确确实实能分明地看到中国制造业群体的品牌意识正在增强,品牌建设工作正在加快,对品牌营销的渴望正变得日益迫切。这些现象都令我欣慰不已,鞭策我奋然前行。


  自进入营销策划领域,思考和笔耕已成为我的日常修炼。即使在咨询和策划工作很忙的时候,也不敢放弃写作。写作对我意义重大,如果没有写作,我的思维将难以走出混沌,也无法把对问题的表层认识转化为内在的深层理解。写作之于我,就好比是摆在面前的一台炼金炉,时时将投进的粗粝矿石,熔炼为闪光的金子。多年下来,我对工业品品牌营销工作的思考和感悟,乃至困惑,努力通过写作梳理和提炼出来,竟也形成了不少文字。


  两年前出版的《工业品牌营销20问》是我的处女作,面世后竟得到不少读者甚佳的反馈,更有读者给予过高评价,让我惶恐不已。于是倍感鼓舞,更督促自己在专业的道路上风雨兼程。此后两年又陆续完成一些文字,直到有一天,博瑞森图书的编辑说,在工业品品牌营销领域太渴望兼具理论和实战型的指导书籍了,并热情向我约稿,我才感到压力和紧迫,把对编辑的承诺当成固定的任务,于是最终有了本书的内容。


  本书不是一部体系很完整的理论学习教科书,而是一部基于多年专业工作实践所感悟出来的操作指导书,内容尽可能去除浮华,历练出干货,因此更适合有一定工业品营销理论基础和工作经验的人士阅读。


  在这里我要特别鸣谢博瑞森图书的李俊丽编辑所付出的努力,通过她的专业编校水平,将文稿梳理的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堪为锦上添花。同时也感谢我的太太和多年与我并肩作战的团队,在她们的帮助下,本书的出版最终成为可能。

 

张东利,工业品牌营销专家,国内工业品牌营销实践的首倡者,上海博扬工业品牌营销总经理,国际4A 、本土顶尖策划公司策略总监经历,16年传媒、广告、策划、营销实战经验,致力于工业品牌营销与策划,帮助中国工业企业走向品牌营销的制胜之路。
张东利的联系方式,Email: [email protected];QQ:422238846;微信号:beyon_tonyzhang;
“张东利工业品牌赢”微信公众号:b2b_brand_marketing
电话:021-5169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