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存量资金看中国牛市走势


   股指的上涨是依靠投资者不断的真金白银买入股票的结果,一旦买盘稍有不济,股价就会应声而落,而买盘的推动与市场投资者心态有关,更与市场存量资金有关,市场存量资金充沛,买盘就相对充沛,市场存量资金匮缺,买盘就相对匮乏,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市场怎么上涨。笔者不是市场专业分析人员,一方面数据来源有限,另一方面对数据分析也难以准确,如果要更为准确反映存量资金与走势关系,需要详尽数据制作图形来反映一种中长期趋势,下面的统计分析只作为一种参考。

    2006年存量资金大约是6000亿元上下,2006年底流通市值24000亿元,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25%;2007年11月末是17800亿元,6124点是流通市值是87500亿元,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是20%,07年年底流通市值是82256亿元,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21.64%;2008年年底是16000-18000亿元,流通市值45200亿元,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37.61%;2009年为15000亿元,09年流通市值是14963亿元,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10%;2010年10月底是13800亿元,流通市值190000万亿元,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7.26%;2011年3月末是14300亿元,7月底为13600亿元,11年底流通市值为164335亿元,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7.3%;12年大概是6000亿元,流通市值大约是164000亿元,3.66%

    2006年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在25%以上是一个大牛市,上证综指上涨130%,2007年存量资金也处于高位,上证综指上涨97%,6124点存量资金占比在20%,当然这与市场恐高情绪和管理层不断加码打压泡沫有关,股指就明显开始下跌,2008年触底1664点以后又开始上扬,虽然年线是大阴线,但推出4万亿投资以后,市场流动性泛滥,市场资金充沛,09年股市走势也不错,最高见到3478点,但此后受大扩容影响,股指开始逐步滑落,从06年到09年牛市中可以看出,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都在20%以上,10年11年12年13年年存量资金占流通市值持续下滑,股指也屡创新低。一个市场要维持起码的人气和交易,存量资金最少要占流通市值的10%以上才能维持起码的换手交易,这部分资金不断的止损换股,不断的高抛低吸才能维持正常交易,目前沪市成交量总是在2000亿元徘徊,换手率在1%上下,而这个换手率主要是集中在创业板,上海换手率一般在0.4%左右,是根本不可能上扬的,一旦有点利空,就会出现暴跌。

 中国股市从走势看,不乏单日大阳线行情,但往往都是一日两日游行情,最多也就是3、5日行情,就在于存量资金严重匮乏,只有5000余亿元,一旦成交量放大到1200亿元以上,存量资金往往支撑不了几天,股指很快就会因为买盘匮缺选择回调。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流通市值增加部分有很大一部分不会参与真正流通,因此要更准确判断存量资金与走势关系需要对数据进行重新分析。但不可否认,就以目前5000-6000亿元存量资金是很难维持一个动态平衡的,这就是为什么股指屡次三番下探2000点的原因所在,之所以2000点探而不破,不是由于市场因素,而是政策因素,一个是证监会不断推出利好对冲,而是汇金公司暗中护盘。这就是市场2000点是政策底还是市场底的争论。

 从流通市值变化来分析,股指要依靠自身因素稳定下来,能在2050点一带构建一个平衡点为,那么市场存量资金应该在6000亿元以上,也就是维持流通市值的3%以上,才能够让大盘股走势趋于稳定,有资金制造局部行情,才能够让市场无须利好对冲,自己能稳定运行。

   基于市值增加部分很多不会参与实际交易,尽管目前流通市值有接近20万亿元,如果不考虑产业资本减持,那么目前公众股流通市值并不会比6000点的时候多,只会少,当时存量资金大约是16000亿元,故股市要走出反转走势,出现一波中级以上行情,笔者认为存量资金最少应该10000--1500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以上,才能推升大盘蓝筹出现趋势性行情,同时制造局部行情让市场充满赚钱氛围,所谓权重搭台题材唱戏的良好局面。

   目前市场存量资金只有5000亿元,股市不管如何运行,都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因此笔者对市场走势充满玄机之类的说法是不屑一顾,也并不认可今天媒体大蓝筹打开牛市之门之类的说法,也不认可李大霄同志牛市启程的说法,今天收盘点位离2132钻石底尚有不少距离,这个距离对5000亿元存量资金而言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备注本文主要根据笔者早年参加新浪网征文所写文章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