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势下的政治经济学
眭林刚
最近网上开始反思或流行一些对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但如果打倒了马克思,党的信仰是什么,未来愿景是什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科学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不能以过短的时间来看,也不能不顾中国的国情和国际差距来看,彼得德鲁克说过,资本技术都可以从外国引进,但管理和实践却只有靠中国人自己。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中国。我相信中国的未来必然会由权威政府向更开明的政府和社会前进,正如马斯洛所总结,从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向安全保障需求,向尊重,向社交,向自我实现以及超越自我阶段作渐进式的迈进。
我们现在整个中国社会基本物质的生产力未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就农业来说,我国的农业还非常传统,近20%需要依赖进口。而安全这一层更可以说相当缺失,养老医疗教育住房食品安全以及其他保险和保障等等普遍的缺失与落后于社会的需求,至于其他阶段的实现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经济的增长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与劳动力的价值交换,这种交换也是由物质向精神,从低级到高级交换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以人、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以政府服务为资源配置调节是符合经济增长需求的,这是中国从马克思开始引进政治经济学,再到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中学习总结和发展出来的。至于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权威压逼主义等一直是毛反对的,而文化大革命的演变和发展(特别是某些人的政治利用和群体偏差)的功与过,如果归罪于毛一人,或归罪于马克思主义,想来也一定是偏面的。《我心中的马克思》作者沈教授跃过文革时期的意识形态,而直接去探寻马恩的未被神化的原作想来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学者而不是政治家,作者所说的是我心中的马克思,而不是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所谈不必作为政治立场来看待。
第二,大跃进式的4万亿刺激和投资以及大量的腐败问题,是不是动摇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是否是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党)带来的即将来临的灾难?首先来说4万亿的刺激是世界金融危机下的紧急对应措施,是为了避免巨大灾难的突发而采取的对社会稳定起调节作用的应对措施,这是它的主要作用和历史意义。然而其后推动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特别是房价的飞涨,物欲横流官僚主义以及心理落差和社会多重挤压效果之下,遍地腐败,这是负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人的个人意识造成了社会,而是社会决定了个人意识。因此必须进行再调节,从二方面治本,一是党的性质和素养;二是经济的健康,特别是国人收入的增长以缩小与物质巨大成本的差距。而这二方面,正是离不开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的,这不仅仅是政治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经济相融的问题。
对于经济的根本性问题,经济不是刺激出来的,而是由人的创造和价值交换共同作用产生的。因此,对内发挥民营和个人的创造力,对外扩大改革开放,扩大价值交换都是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