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带走的 都不是真正的台湾 你唯一可以永远留下的 是台湾的生活文化


 宏品私塾游学践行四事:读书;行履;游艺;明志的堪验.道艺一体就是完成小我的消落.——宏品私塾视野服务


 

 

大陆疯台湾热从壹0年开始一直延烧了四年已久,世博会吃台湾粽,全国各地建台湾街。美食,变成疯台湾的敲门砖,但是台湾企业家却认为:观光客看的——都不是真正的台湾,真正让大陆人疯的——还没有开始。 

人类的饮食进化史几乎就是经济发展、文明程度的外显表达,不同地域的发展落差你去看看他们的平民饮食就一目了然了。台湾的美食——最俗辣的全球疯夜市,就是台湾俗称的“外省人”从最早迁移的乡情到在地化最后是国际化的成熟,台湾花了超过一个世纪,成为饮食王国。

这个过程就比如一个来自四川的老兵,用家乡的口味把台湾的特产酱和牛肉面结合,有了最早的牛肉面,因为是四川人的关系,他取名叫四川牛肉面,后来台湾人一度以为台湾的牛肉面是来自四川的,去四川验证才知道台湾牛肉面发源地就是台湾,四川反而只是千千万万跟风者之一。

 

 

 

台湾饮食在不同时间轴上的阶段化 就是 现在大陆不同区域饮食文化多元化的缩影。最基本的阶段是在饮食文明发展的早期,一定是物资匮乏食材缺乏,没有现代化储存食物的方式,于是要避免肉类不太新鲜就需要腌制,避免蔬菜腐坏就要作泡菜,同时用咸和辣来掩盖烹饪时食材不太新鲜的问题。这个时候的台湾恰恰是三、四百年前的第一代移民的饮食习惯,流传演绎下来的就是比如台湾庶民饮食文化的炸鸡排、炸臭豆腐等。

而来到饮食文明发展的中期,人们就会发现太咸太辣太重味对身体不好,也更能接受原味比加佐料更美味,所以生鱼片、蔬菜沙拉就变成口味习惯。台湾正好在1895年被日本殖民时,受日本精致料理影响;又在1949年国民党撤到台湾时获得革命性的震撼,当这个海岛习惯了被多元的刺激后,除了更理性的看待食物以外,创新变得自然而然,甚至台湾人把小吃做成大生意,珍珠奶茶就是从小小饮料单品走向国际让更多人认识台湾的典范。

发展后期的人们已经没有更强烈直白的口腹之欲,吃,除了维持基本更好的生命能量以外,担负着重要的社交功能,这时的吃还附加了氛围、灯光、环境、音乐等等来满足人类精神的感受器。比如意大利不产咖啡,却创造了咖啡迷不能不知道的意式咖啡,这是种喝咖啡的方式,更是种咖啡文化。

从饮食的早期到中期到后期,这个演变也许需要三代人以上才能完成。所以来到饮食文明发展后期的台湾,美食承载更多的是饮食背后的更宽泛的生活文化。台湾企业家说:让大陆人真正疯台湾的,还没有开始,他的意思是他们的真正企图心是向世界更大多数包括大陆——输出台湾的生活文化。所以,加了生活文化元素的台湾制造,就是可以贵30%2010年的捷安特,是大陆自行车第一品牌,电动自行车第3品牌,他说他卖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85C敢跟大品牌星巴克抗衡,创造的只不过是比星巴克更平价奢华又相似的效应——提供人们一种消费时获得某种生活品质的标签感。85C已经不足为奇,更甚者,是只卖给需要[吃感觉]的精众,是从产品到店面都在卖一种甜蜜的幸福感,它是台商都会买来当伴手礼的糖村,连老板本人都莫名其妙为什么就默默风靡了.

在商业模式的研习中,我常跟企业主们强调:世界上从古至今最厉害的商业模式也是古老的阳光生意有三种:教堂、课堂、集市。这三种在台湾,都在被破坏式创新的商业模式颠覆及价值再造,并且融入在随手可得的生活里,我们游学过佛光山润泽众生和中台禅寺现代禅宗的的商业模式;游学过传播观念、竖立价值的台湾第一二产业中的企业模式;游学过二十年只做两件事情——内观修正和坚持本业的台湾水牛精神和格局;游学过放眼全球立足台湾的台湾土狗意志;游学过创意的光辉无处不在的蓬勃时文创产业高潮的呼之欲出。

关注宏品私塾请加微信号:hpss77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