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的正与误
《易经》的基本概念是阴与阳的对立与统一。阳代表天,阴代表地。上与下、男与女、正与反、好与坏、刚与柔都是对称的对立统一,它说明了万事万物变化的现象与规律。阴阳学说和哲学的矛盾说不同,它有相对相反的一面,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类似的地方。相对不一定相克,而是错综复杂,促进双方的变化,在变化中成长前进。这里自然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建立和谐统一。
世界万事万物就是阴阳相分,相合的不同组织。有阴就一定有阳,有阳也一定有阴,失去阴阳,世界就变为混沌。宇宙万事万物都是阴阳搭配的,男与女、雄与雌、天与地、正与负、生与死、得与失等等,都是“相错”的关系。宇宙从原来的混沌太极,经过无数环节的分离,产生了万物万事,阴阳抵触,又平衡,就构成了宇宙的奥妙。
只要我们在百度搜索就会发现许多太极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各式各样的太极图。但是,许多是错误的。
那么正确的太极图应该是怎样的呢?
请看下列几幅太极图,你能区分哪是正确的?哪是错误的么?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也许有易友说,也没有什么很大区别呀。是运动着的太极图的情况呀。可是静态图呢?我们易学研究者应该能够明白的区分。
以上五幅图中,图二,图四,图五是正确的;图一,图三是错误的。理由是什么呢?这要从阴阳本身的性质去加于理解。《易经》理论中明确指出:阳气轻轻而上升,阴气浊重而下沉。当然,阴阳两者之间又是同生同气的,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至极点即转为阴,阴至极点即转为阳,此即所谓阳生阴死,阴生阳死。乾先天为天,为阳;坤先天为地,为阴;乾为夏至,坤为冬至。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先天八卦图”据说是伏羲所画,上为乾,下为坤,代表天与地。左为离,右为坎,代表火与水,意即日与月。左上角为兑,右上角为巽,代表泽与风。左下角为震,右下角为艮,代表雷与山。中间是个圆形的太极图,白色部分有个黑点,这是阳中有阴;黑色部分有个白点,这是阴中有阳。一般称之为阴阳鱼。黑点与白点都象征鱼的眼睛。黑色与白色之间不是一刀切的二分法,而是互相形成一个圆,彼此有向对方运动进展的趋势。
这个图要以圆形为其核心,亦即为其底部;由底部向外,也即是由下往上。左下角的震卦是,右下角的艮卦是,这样看就正确了。先天八卦图的根据是《说卦传》所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意思是:天与地上下定位,山与泽气息贯通,雷与风相互激荡,水与火背道而驰,八卦形成彼此交错的现象。这个图依专家研究,此图是人面向南方,以太阳为坐标系所定出来的八卦方位。我们所站之处为地,上面是天。左手为东方(这与地图上东方在右手边相反),古人以为是太阳升起之处;右手为西方,则是月升之处。依此来看中国地理,则是西北多山,西南多风,东北多雷(地震),东南多湖泊。
以上为先天八卦图[图五]的解释。
先天太极图是五行学说和理论的基础,阳顺阴逆,顺行或逆行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识得阴阳颠与倒,便成大罗仙。也可以知道阴阳之理的重要性和难懂之处。
作为一个易学研究工作者应该有去伪存真,明辨是非的能力,应该让人们远离愚昧,让人们接受正确的易学知识,实实在在的让人们享受到中国易经文化带来的福滋和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