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总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微妙关系(10月30日)
关键词:宏观经济 GDP 幸福感
当我们沾沾自喜地以中国为国际第二大经济体,并对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老大而翘首以盼的时候,理性的经济学家却在戳穿这个编织的谎言,告诉我们本质并不如数字那么光鲜,我们也远远没有取得宏观经济数据中所号称的那样的成就。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说,“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人均GDP的故事,不是一个总量的故事,到今年为止,中国已经将近10万亿的经济体,而我们的人均排名在全球是第85位”。马光远也说“幸福是一个人均水平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总量概念,中国早就成为全球第一货币发行大国!100元的钞票可以绕地球赤道6648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在2014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央行今年M2达到120万亿元人民币,换算后将近20万亿美元,我们成天批判美联储印得太多,但是它们也就不到10万亿美元,这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膨胀方式不可持续。
学者都像医生看到异常现象就会谆谆教诲“这是病,得治”,发表所有言论的初衷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都时刻在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跟中国传统家庭的父母,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与冲突,有了纠纷之后先呵斥甚至责骂自己的孩子一样。
贾春宝也认为,其实生活中的幸福感高低,与GDP经济总量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能提高幸福感的比是国富,而是民富。而且虽然通常幸福以金钱和物质财富为前提,但并不是金钱与物质越富足,幸福感就会越强烈。至少我们看到那些家财万贯的人依然有无限的烦恼,甚至连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小幸福都是奢望。
中国古代帝王时刻生活在如履薄冰与火山口上,随时有可能会被政变颠覆,帝王家的闺女不管是被远嫁和亲还是被指定与朝臣完婚,都是出于政治目的而身不由己的,有何幸福可言?那些皇子们的命运则是兄弟阋墙,同室操戈,失去了基本的人伦情感。
即使欧洲王室也都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佳话,有很多东西相比权利和财富更值得追求。
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从商品物资短缺变得物资过剩;再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的资本、人力资源、品牌、企业机构共同争夺的市场。是让全世界的资源都来搅动中国的市场,还是中国的资本走出去,为全世界的市场树立信心,这是一个问题。
GDP总量,通俗地说就是靠绝对人口所创造以及奉献的绝对价值,说的是合力;对GDP总量的推崇,无疑是希望能吸引国际资本走进中国市场,到国内来挖掘市场的金矿;而人均GDP却是关乎家庭与个人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的希望问题,倡导人均GDP,所瞄准的核心目标却是让中国人有余力走出去提升生活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从GDP总量与综合国力的角度,政府可以在国际政治与经济之中得到更高的话语权,藏富于民却是会对国家与政府的对外整体形象有损害的。
对同样的市场环境,不同角度的人的利益取向原本就是不同的。本土的媒体、专家与民众所期待的是稳定房价、抑制物价、降低税负、提高收入,政府官员关心的却是财政收入在跟往年相比“多收三五斗”,外来资本与机构呼吁的却是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波动更大的市场震荡,如此才能让自身投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
就如梁红所言,按照我们人均的收入水平,和我们要消费的东西来讲,中国想保持一个非常高的速度,如果政策方方面面做得对的话,是可以做到的。但这些对现在一些在第一梯队的国家来讲,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任何粗通国际经济格局的人都知道,美国超发的货币,是洒向全世界的特殊商品,中国超发的货币,一部分是用来购买其他国家的货币,一部分是用来买别的国家的产品与服务。真正给自己的民众带来福祉的部分却是少之又少。
中国拥有全世界第二的GDP总量,拥有庞大的M2,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但我们却对未来依然充满了危机感,不仅是创业过程中,财务时刻保持紧张状态,而且没钱看病就医,没有钱读书,没有钱买房与养老人,没有钱恋爱结婚生孩子。
GDP总量是表明这个国家有钱,而人均GDP是表明这个国家的民众有钱,可以支配的收入多,从本质上是藏富于国与藏富于民的关系。对中国这样的国家,外人关注的也仅仅是经济总量,因为在这样的国家,财务支配更多取决于政治的指挥棒,而不是个人的主观好恶。
赚来的钱都是要花出去的,从这种角度而言,这本来没有什么本质区别,GDP究竟是按照总量还是个人去计算的,关键是钱由谁花出去,是在国内花出去还是跑到国外花出去。
或许等官员非法转移到境外的那些钱追缴回来之后,把外汇储备做更合理的规划之后,在对外采购方面更讲究策略之后,分清了官与民之间的关系之后,才会真正体现出GDP这样的综合国力所带来的幸福感。
贾春宝
2014年10月30日星期四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