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就像打仗。不论你是即将毕业的大四生、待业中、还是考虑转换跑道,你都需要准备一大堆资料好对抗这场硬战。X职场来教你如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首先,你在要在求职网上寻找职缺,再针对不同职缺修改你的履历,履历发出去并收到 HR 的通知后,你可能要到公司笔试,或是进行面试,而面试可能有好几关。
所有关卡中,最有挑战的的其实是写一封有效的求职信(cover letter)。面对大家七嘴八舌的建议,你也许会有点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有人会认为在这个数位时代,求职信根本没有必要。
求职信是必要的
求职者真的有必要附上求职信吗? X职场招聘会很确定的告诉你:是的。不寄求职信是懒惰的,就好像你的履历上有拼字或是文法错误一样。
好的求职信能让你脱颖而出。即使两封求职信中,对方只有看一封,你还是有 501 的机会多表现自己。尽管如此,写过求职信的人都知道,求职信并不好写。
那么,什么样的求职信会让人资耳目一新呢?
首先,你应该调查你应征的公司
在你开始在键盘敲下第一个字母之前,应该先了解你所应征的公司与职位,网络如此发达,很多资料都是公开的,除了浏览公司的网站、你也可以搜寻高级主管的 Twitter 或 Facebook ,以及员工在 LinkedIn 上的资料。
除了职业描述之外,你应该要更积极的调查,象是公司目前的现况、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你能带给公司什么的益处。
每个公司都有其企业文化,所以你应该用不同的语气撰写求职信。如果你应征的是广告或是设计公司,那你可以适度挥洒创意,但如果你应征的是银行或保险公司,比较中规中矩的语气可能比较合适。
强而有力的开场
大部分的人都会开门见山的说“我想应征我在 Y 地方看到的 X 工作”,这根本是在浪费时间。X职场招聘建议求职者以妙语(punch line)作为开场白,象是这份工作很令人感到兴奋以及为什么你是这个职缺的不二人选。
举例来说,你可以写「我是一个拥有超过 15 年经验的环保筹款专家,我很愿意带着我的专业知识和热情加入你们的开发团队。」
辛苦的人资每天可能都要审核好几百封求职信,想让他们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阅读每一封信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得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别试图搞笑,因为自以为是的幽默往往会让人无言或是让你看起来像个跳梁小丑。
同时,别再使用那些赘词与陈词滥调,改用直接与动态的语气,象是「请让我先提出两个您可能会想僱用我的原因」。
网络的发达让信息逐渐透明,在写称谓的时候,用点心做功课,找出人资经理的名字。
强调你的个人价值
招聘人员正在找能帮公司解决问题并带给公司利益的人。你应该在求职信中提到你所之前做的研究,说明你知道公司的现况。
你也可以提到对行业有影响力的趋势。例如,“很多健保公司正在探索,法律的改变将会如何影响他们高质量服务的提供。”接着,你可以谈谈你如何藉由过去的一些经验,以处理这种情况。你也可以提到你以前曾解决的类似问题,或是相关的成就。
表现你的热忱
你得说清楚你为什么要应征这个职位。当每一位求职者能力都大同小异时,热情就是决定性的关键,因为你能透过热忱表现出你的个性,而雇主比较倾向于僱用真的要这份工作的人。你可以写:“贵公司是制造业的龙头,同行得遵照你们所制定的标准。有谁不愿意替你们效力呢?”
如果你对公司的某些环节并不满意,就别申请了。与其浪费时间申请 100 间公司,不如找出你心属的 10 间公司,用心的填写不同的申请资料。你可以适度的包装并行销自己,但是千万不要阿谀奉承或是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毕竟老板并不会想僱用一个脑袋空空又单蠢的马屁精,你应该表现的专业又成熟。
同时,在时尚或是科技等等的产业,适度的提到你有多么爱某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是加分的举动。你要使用那种招聘经理会对客户所使用的语言或语气,简单来说就是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是不要说大话。
简而有力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履历、自传还是求职信,长度一页为佳,其实越短越好。大部分的求职信都太长,能让人稍微瞄过就大致看完是适宜的长度。
你要想办法简洁有力的涵盖很广泛的内容。
当你无法附上求职信时
许多公司使用的是私人的在线申请系统,例如 L’OREAL 欧莱雅和 P&G 宝侨,而有些系统并不允许递交求职信。当然,你也许可以将履历与求职信等等的资料放在同一个档案中,但有些公司会设定栏位,你只能附上栏位名称上的资料。面对这种情况,你就使采用系统制定的形式以表现你的工作能力与期望被雇用的热情。
你也可以尝试,在在线申请完毕后寄一封 email,强调你申请的几个重点。没有主管不喜欢积极的员工,但也别太紧迫盯人。
X职场招聘提醒你要记住的原则
你可以:
1. 运用一个强大的开场白,清楚说明你为什么想要这份的工作,以及你为什么是适合的人选。
2. 用简洁有力的句子,让人资经理能一目了然的读取。
3. 分享一项成就以彰显你能面对上司日后给你的挑战。
千万不要 :
1. 尝试走搞笑路线,如果没戳中正确的笑点,只会显露你的白目。
2. 附上一封很公式化的求职信,你得依据不同性质的公司撰写不同的求职信。
3. 过分的拍马屁,要让上司看到你专业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