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1日,国际每桶石油最高147美元,随后跳水,但是后来暴跌,中国并没有抄到底部,导致过去4年多付2000亿美元左右的冤枉钱。现在国际石油价格雪崩,大抄底机会来临,如果中国本次3000亿多亿美元即2万亿元人民币大抄底石油,如果是以86美元以下打进,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大抄底石油机会来临,问题是,2万亿元人民币抄底石油后,中国能够转变成石油价格的操控者,改变过去被挨宰的命运,将来中国拥有一年半的石油储备,可以通过数月不进口石油,让国际石油价格大跌,然后进行数千亿美元大抄底,如此中国将来就一直是抄底价格石油的使用者,有可能价格比沙特、俄罗斯、美国等产油国居民的使用价格还低,历史可以是改写的,央行还等什么?
石油价格雪崩是美沙杀俄伊还是美沙俄三国沙?
近日,国内外认为石油价格暴跌是美国联手沙特把俄罗斯伊朗石油赶出国际市场,这种观点在俄罗斯很有市场。不过,美国页岩气的成本也很高,而且,页岩气出口在美国目前因道路、管道还没有准备好,出产多未必等于出口多,只能影响美国进口石油。
笔者认为,实际上,沙特早就对美国开发页岩气恨之入骨,这影响了沙特主导石油操纵石油价格的机会了。所以,沙特主要是想通过油价暴跌来整垮美国的页岩气,而美国又想通过石油价格暴跌弄垮俄罗斯经济,上世纪,美国就是通过石油拖垮苏联经济的。本次沙特不想救石油价格,正合美国意图,但是,美国并不知道沙特是在整垮美国页岩气,美国反而认为沙特无形中配合美国整垮俄罗斯石油。
不过,对于伊朗石油,只是俄罗斯拉进来的附庸品、陪葬品,不过,俄罗斯拉进伊朗,也是对美国形成一个制约,因为伊朗与美国关系已经解冻,不过,美国不会为了解冻而采取缩手,将来可以通过弥补伊朗或支持伊朗等方式挽救关系。
中国央行2万亿元人民币如何操底石油?
笔者建议,现在欧洲资金乃至全球资金大量流进美国国债,而且美国股市大跌,也导致资金大量流进美国国债。很明显,现在大量抛售美国国债不会影响美国国债价格。中国通过分批出售美国国债,只做不说,国际媒体不会炒作。只有等到将来数据出来才公布,那时中国已经把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变成低于86美元1桶的石油了。
中国只是套利,不是恶意做空美国国债,同时也是资金的适度分散。如果是在平时美国国债承压时抛售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会对美国国债影响很大。现在抛售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几乎没有造成美国国债丝毫的压力。
当然,本次石油大跌有真实的原因,比如利比亚、伊拉克等国供应量的增加,也有中国房地产放缓,导致钢铁、水泥、石灰、建材、家具、家电的消费量下降,引发中国运输业、国际运输业的衰退,那么,对全球石油使用量自然下降了。
但是,国际石油并非仅仅是基本面能够决定的,而是一种期货的炒作,国际石油价格是以石油期货价格为风向标的,可是国际石油期货是国际机构决定的。美国为了让石油价格雪崩,通过打击石油操盘的机构,通过监管全球对冲基金,加强金融监管的目的,就是引发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崩盘的依据。美国再配合一些国家进行能源操控,目的就是要弄垮俄罗斯经济。
很明显,石油价格雪崩的主要因素是美国通过曲线间接做空国际石油期货,结果就把石油价格打垮了。那么,接下来看沙特为首的海合会是否出台限产政策,笔者认为,考虑到沙特要弄垮美国页岩气,估计沙特借机美国整垮俄罗斯经济来整垮美国页岩气产业,一旦美国页岩气产业结束,必定使用比页岩气便宜的石油,到时石油价格会自动上升,谁怕谁?很明显,最后的赢家是沙特,美国页岩气是与俄罗斯经济一起的陪葬品。
央行在看清这种全球石油博弈的将来后果时,应该果断通过数次抛售美国国债3000亿美元,进行数次购进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中国使用一年多,如果合上战略储备石油,中国将来有可能让石油储备量达到一年半左右,等到国际石油高价后,中国可以通过拒绝进口石油数月,等国际石油大跌再进行大抄底。如此以来,中国可以变成操作国际石油价格了。
将来,中国可以在油价比较高时,进行抛售美国国债数千亿美元额度,进行抄底石油,这难道不值得央行思考这些年来的错误作法吗?另外,央行通过经常进行这种操作,那么国际油价的定价权不就在央行手里吗?很明显,发展石油期货掌握定价权是一个死脑筋,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不可能把中国经济治理好。
当中国进行拒绝进口石油时,中国应该提早做好抄底石油的资金、海运、国内储备库等等。而且可以承包过国内海运船队,挑他们多赚些运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央行2万亿元人民币大抄底国际石油机会来临,通过大量购进后,央行转身成为全球石油价格的定价权者,如此以来,当中国认为全球石油价格过高时,可以通过数月拒绝进口石油,国际石油价格必定雪崩,那么,中国又到了一次抄底的良机,将来中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永远使用抄底价格的石油,如此,中国工业石油成本将大大低于全球国家,有利于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推动。笔者最后希望央行不再成为美国国债的买单者,而是成为控盘全球石油价格的定价权者,能够成为抄底俄罗斯卢布、股市套利的大玩家。问题是,央行能否有这等实力转身呢?因为这需要欧美元趋势预测、全球经济深度把握的专家提供洞察全球多方面的经济战略链条,才能成功。根据央行目前的智库是难以成功的。
作者简历:吴东华,知名经济学家,创新专家,服装战略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提出解购论淘汰并购论,抛出第四驾马车进行一系列整合创新,吴东华用第四驾马车精髓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法国ENSAAMA、巴黎O.G.F.D.I、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指导技术创新、渠道创新、销售创新、款式创新、包装创新、服务创新、产业区创新、打造全国品牌国际品牌国际名牌,网络搜其《全球缺乏“离岸”经济创新认识》、《企业综合创新将赢全球10年》是创新最好研究,被指导企业业绩年新增50%、100%、200%、300%不等,经济研究范围、指导范围、指导企业收入新增速均超过顶尖经济院长,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