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廉价中国 ——把握后世界工厂时代


 本篇转自西部外商 中英双语月刊  2013 年 11-12 月合刊 编辑 / 王猛

【正文】

很抱歉,廉价劳力充足时代已然结束

    中国人口红利窗口的关闭让世界工厂的第二次大迁移势在必行 ,未来缺工不是短期现象,而是长期趋势。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开始渐渐瓦解,不仅因金融海啸这一突发事件为导火索,同时还有近忧与远虑,包括大西部开发、三农政策的平衡调整,及随着中国未来一胎化使人口结构改变和新一代教育程度增加的诸方面因素。这个历史性转折是中国后世界工厂时代新形态的开始,而中国的改变势必牵动世界商业的发展。

    接下来,全球都在寻找新下家。 世界经济赋予中国的旧使命已经结束,新接班的是越南、柬埔寨,还是印度?其实越、柬的基础建设与中国差得太远,且越、柬因内战而遗留的问题导致壮年人力的断层,包括印度基层人力安命的价值文化带来工作积极度的缺乏都将是短期无法弥补的短板。所以,虽然中国已不再廉价,但当下的机会还在中国,只是已不在海边。

    全世界都看到,后世界工厂时代中国有新引擎。 全世界最大的铁路革命正在中国发生,囊括中国主要经济带的高铁,正改变中国整个的城市距离,从北京到上海 5 小时,到广州 8 小时,形成全中国一日生活圈。对中国自身来说效益有多大?

    中国式经济奇迹或许还会继续。 美国用约占世界总长度 35% 的铁路牵起崛起,而日本的新干线让日本经济有了高铁速度。中国 2013 年初步规划是铁路投资 6300 亿元左右,“十二五”后三年还要完成建设投资 1.33 万亿元,投产新线 2 万多公里。截至 2013 年, 中国 铁路里程世界第二,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 10000 公里,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而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最高有 1:10 的拉动效应,新机会正在招手。

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选择比市场更重要

   重庆拿什么诱惑了惠普 ,并且一举捕获惠普身后庞大的产业链条? 2008  10  9 日,惠普与重庆市政府正式对外宣布,共同打造亚洲最大笔记型电脑生产基地,紧接着,富士康、英业达与广达从 09 年底陆续宣布入驻重庆的西永微电子园区。  

惠普看中的在于:

  时间更省 :不经上海,运往南亚少十五天。未来依托重庆【渝—新—欧】铁路,从重庆出发,经兰州到新疆到莫斯科到鹿特丹,仅需要 13 天,比原先路程的时程提速 2 倍。

    成本降低 :装箱自动化,人力只要六分之一。

   物流翻新 :未来到欧洲货物,皆可由重庆发货。未来以重庆为辐射中心的铁路网的建构, 1 小时到成都, 2 小时到贵阳, 3 小时到昆明和长沙 ......

 以此,惠普可以掌控西部三亿多人的内销市场,而这个高效通路,就是说动惠普的关键原因之一。

 另外,高铁沿线的都市经济实力与特色 ,包括比深圳经济更亮眼的大连,世界最大散货运输港的秦皇岛,一个人口比上海和北京加起来还多的重庆,还有后起的经济特区 —— 成都、武汉城市圈及长株潭城市群,都是可以布局的点。

 是!时代在变了  中国渐渐移向后世界工厂时代,原本追求低成本的渐渐的要么往中国内陆要么往越南、印度移动,另也有从成本转移到市场面,抢占中国富人的商机,所以不管是惠普精算策略还是后面的两个趋势,只要看懂看对了,就要抢先占领。

  你能不能和中国速度一样乐观? 中国 火车运输的需求量是美国的 1.8 倍,但中国铁路对全社会货运需求的满足率仅为35% ,人均里程数仅为美国的 1/14 ,要在短时间投入中提速为世界最快,有人说中国是否太过乐观,但从 1988 年中国决定发展高度公路到后来 20 年的实践结果,从零变到世界第二大通车里程的国家,中国速度的决心是不容怀疑的,那么企业发展更要顺势而上,跟上。

黄力泓 博士

他曾在联合国以商业模式的思维开启了国家与城市的竞争力研究。

他协助过两匹「马」竞选总统,以独特的「 PIE 」理论使其双双两度当选。

他五十而知天命,志当商业文明的实践者,创立企业家的“宏品私塾”。

近几年出席中博会、西博会等,及大陆多政府智囊,对区域经济有非常宏观全面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