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压力管理,迫在眉睫!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然而,理想、梦想,如果不能通过相应的目标和计划的转化和落地,那么,任何美好的理想、梦想,就只能是空想、妄想。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节奏加快、生活成本增大、竞争机制尚待改善等因素引起的工作压力、社会压力较大的时候,梦概念的凸现,以及由梦转化成的目标、计划,会给很多肩负压力的人们增添新的压力。
如果已经肩负压力的人们不能很好的应对和纾解压力,那么,就会给个人和组织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人们在追梦的时候,对压力和情绪的重视和管理,也要追加一等。那么,如何认识和管理好压力和情绪呢?
乐学网(www.roxun.net)首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不同的企业,对待压力的态度也不相同。有些企业采取强硬做法,对员工的压力漠不关心,而期望员工坚强到足以应对压力。而另一些企业则在鼓励引导员工承认压力的同时,积极协助疏导压力。
事实上,认真对待员工的压力,只会为公司带来好处。有几家美国公司宣称,通过为员工进行压力咨询,消极怠工率降低了60%。一些员工在考察一个公司是否是个好雇主时,也把该公司对待压力的态度作为一个衡量指标。
任何公司都应该把减轻员工压力的费用看成必要的支出,以确保公司留住并开发人才,以保证公司的持续经营。减压策略的设计取决于公司的财力和规模。针对以上提到的压力诱因,公司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针对社会变化的压力 可以采取把公司从闹市迁往绿化区,改善整体工作环境,为女性员工提供弹性工作制或移动办公等措施。这往往需要公司付出一定的代价——金钱或者时间。针对公司变化的压力 可以向员工解释原因,提供辅导。
比如在面临机构重组时,设置意见箱或网上论坛等,让员工公开谈论工作问题,出谋划策,以缓解压力。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员工接受培训(包括一系列的户外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加深团队成员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或者提供方便的运动设施,改善员工就餐状况等。
针对人际和日常生活的压力 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协助员工鉴别压力症状,并提供相应帮助。Motorola中国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聘请心理学博士专门从事员工压力咨询工作,帮助员工诊断、辨别压力的症状和成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或为其推荐专业的心理医生。
做压力的主人,任何能影响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的干扰都可称之为压力。压力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自身的认知与反应。我们不应该成为压力的奴隶,而应该做压力的主人。怡人的环境我们的思考、感知和行为都受环境的影响。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努力把自己的小环境创造得更加怡人。
策略性暂停在工作中,大家都会关注行动及其连续性,而对付某些情况的最好办法不是加速而是暂停,让自己平静、深呼吸、集中思绪或有创意地处理这些情况。我们的头脑、肌体如同我们的电脑系统一样,当长期处于多任务的高速运转时,容易出现紊乱而无头绪,最好的方法是策略性的暂停——重新设定(Reset)、反省后再回到工作中。
专注的魅力 注意力是一种资源,智者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件事。在一定时期内,每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无法同时做好数件重要而有难度的事。相反,它只会徒增你的心理压力,消磨你的意志,产生挫折感。假如你有5件事要做,就按其重要性排序,一次处理一件。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做过的调查显示,许多高级主管希望同时多做一些事,结果不但低效而且增加了心理压力。
看看那些在会议中不专注于话题、频频接听电话或进出会场的主管们,他们更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吗?不,他们因受到干扰错过了会议内容而产生不安或压力。再看看那些忙碌不迭的销售人员,做客户拜访或聆听电话时,能否让客户感受到被唯一关注?培养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是锻炼“切换”能力,减少“启动”与“恢复”的损耗。
我们时刻都在处理不同的事务,如开会、回复邮件、向主管汇报、拜访客户等,而这些事务所需要的技能、思考模式及表现的行为是不同的,能够迅速从一种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状态,毫无疑问是一种控制干扰与压力的极为重要的能力。
摒弃冗余资讯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音像、电子邮件、语音留言等资讯的冲击,增大了我们的压力。如果你不是有选择地吸收资讯,它们只会令你窒息:每天醒来时都觉得自己落后了。如果你持续为资讯所包围,你会被它套牢,觉得工作量和压力过大。
要让资讯为我所用,有选择地吸收对自己真正重要的资讯,应该定期整理、清除非关键信息,包括物理环境(办公区、档案柜等)和电脑储存。过时的、多余的资讯如同垃圾,无益而有害——必须克服“以后没准会用到”的心态。
建立平衡你不能控制事件本身,却能控制对事件的反应。生气是一种有破坏性的情绪,要想长期有效地控制情绪,必须训练、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以及重荷下保持佳境的能力。运动、放松,可以暂时发泄怒气;分析、了解自己的个性与情绪,可以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注重业余生活,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留出休整的空间。
与他人共享时光,交谈、倾诉、阅读、冥想、听音乐、处理家务、参与体力劳动都是获得内心安宁的绝好方式;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忍耐力、灵敏度或体力……持之以恒地交替应用你喜爱的方式并建立理性的习惯,逐渐体会它对你身心的裨益。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本”,“人本”的核心是尊重。因此,企业应创造良好轻松的工作环境来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企业文化,以此来理顺组织情绪,并在企业中形成主流的积极情绪。1)重视员工的意见,让员工更多地参与工作设计和企业管理,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2)企业管理者应更多地关心员工的生活,创建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3)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和培训机会,使其有目标、有希望、有计划。
总之,企业情绪管理应从员工本身的情绪诉求出发,了解员工、关怀员工、激发员工,把以人为本作为情绪管理的核心理念。通过组织情绪的管理,引导正面情绪、疏导负面情绪,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也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