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蓝天碧水第一战:
够有料,很一般,以及蓝天队赢得理所应当
王利芬重新打造的电视节目《赢在中国》,经过前期声势浩大的宣传后,昨天终于在江苏卫视亮相。
好歹也算是与财经沾边的人,而且参与的人是一堆成功的企业家,经各方大佬轮番推荐,早就想着一赌真容。昨天晚上,做完杂事后,就沐浴焚香,专心等待节目的到来。
节目准时播出,开场一股磅礴的气势铺面而来,但是,随着节目的进展,却越来越觉得寡淡无味,遗憾太多。要不是想看看大咖们的表现,就节目本身而言,下一战是没有多少兴趣守候了。
复盘这一战,我的评判是:够有料,很一般,以及蓝天队赢得理所应当。
一、够有料
1.成功企业家的真人秀,柳传志、马云、俞敏洪等企业大佬纷纷登场支持,我看到片头的时候就跟一个朋友私信说:王利芬的资源太强大了。要把这么多牛人整一起,说服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参与一个节目,以及找到更牛的人来做支持,甚至还有跨界的歌手来助阵,都说明王利芬的人脉很强大。
2.节目创意不错。12位老板,每一期是替其中一个老板完成一个任务。这也就是找了11个不同的老板来为自己的公司出谋划策,同时,这也是一个几十分钟的单独广告,同时,所有节目期间,老板都是在为自己的公司做宣传。用机会成本概念考虑,值得的广告费一定不少,同时,这么多大佬在微博上帮忙传播,这也是广告不能实现的。将植入广告和节目内容结合得到位。比《非你莫属》更彻底。
3.冲突很激烈,表现很真实。针锋相对的指责,拍桌子,威胁,等等,都出来了。相比之下,发火就算很小的冲突了。
4.有些小惊喜很不错。比如开头的投标,蓝天队就被碧水队摆了一道,凭空给自己多加了100瓶的任务。比如蓝天队设计的6瓶一卖,眼前一亮。
二、很一般
遗憾的是,食材不错,端出来的东西却很一般。
1.完成任务的过程凸显不够,没有拍出为了完成任务,老板们抓耳挠腮、心急如焚的状态,这本来是内容很重要的部分。可以体现那种紧张刺激感。既然是一天的时间之内完成任务,为什么不用一个倒计时钟,强化紧迫性?对销售活动本身给予的时间过长,销售只是前面行为的结果。
2.该用镜头语言交代的很多东西,变成用话语去交代,失去了味道。比如说碧水队一位队员说,自己只睡了三小时,其他人只睡了一小时,那他们不睡是在干什么呢,没有镜头出现,只是说了句忘记做什么所以要弥补。比如说袁岳拎着两袋水从拆箱的地方到销售的桌前,然后说这是第三条运输线,可是,另外两条运输线是什么呢?比如说对销售现场真正该关注又不够,这直接导致后面汪小菲宣布蓝天队获胜,不管是参与的碧水队成员,还是观众,都有点觉得没有说服力。而蓝天队的欢乐和碧水队的郁闷,在一个画面中对比呈现效果应该更好吧。
3.衔接做得很不好。袁岳在欢庆的时候,没有露出一丝笑容,显得格格不入,为什么呢?节目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做一个采访,而是自我yy说是不是在担心下一场输赢。这怎么可能呢,要我说,是他自己也觉得赢得不光明正大,毕竟,从思想性上,碧水队的做法确实更高一筹。汪小菲拍桌子退出后,夏华也要退出,为什么一个小时之后,又回来了?汪小菲到底跟夏华说了什么,以至于夏华还很赞扬汪小菲?这些是节目的关节点,也是观众的疑问点,都没有给予解答。
4.有的设计不知所云。蓝天队赢了,然后去欢庆,一个歌手的在那里迎接他们,端上酒,然后唱一通。感觉莫名其妙,有点神经病。
节目剧情的张力不够,但是人之间的冲突足够。但不管落脚点在哪里,都应该用镜头将事情交代清楚,将观众的关注点给解决掉。否则,只能算是自己自娱自乐。当然,究竟是没有拍摄到相关的素材,还是剪辑咔嚓掉了,还是指导思维就是如此,这就不知道了。
有个小的细节,在补货的时候,去要数字的那个货竟然将蓝天队的要货数量告诉了碧水队,这是很不专业职业以及很不道德的行为。
三、蓝天队赢得理所应当
为什么是蓝天队赢?这是节目没有交代清楚的最大问题之一。
从该期节目来看,当时的汪小菲是不清楚的,虽然他选择的是蓝天队。夏华以及碧水队也是不清楚的,甚至是很不服气的。即使是蓝天队,也觉得有点不理直气壮,所以这才是袁岳在欢庆的时候没有一丝笑脸的原因?
不知道他们现在清楚了没有。
蓝天队赢,赢就赢在实现了活动的目的。
活动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尽可能销售更多的饮料;一个是传播品牌。
销售尽可能多的饮料很好理解,数量最直接,5900:5800,没有任何争议,蓝天队赢。
传播品牌,则需要进一步解读。什么是传播品牌,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以及让人更深刻的理解“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
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一切也就很清楚了。
蓝天队在现场做了T恤展示(这还是袁岳在汇报时候说的,这又说到前面提的对销售现场真正该关注的镜头不够的问题),应该还有大幅的广告板等等。如果蓝天队能够有点买水人的现场采访和喝了的人的反馈,那就更完美了。
而碧水队拿来抗衡的,是说找到了概念,公司茶,买10000瓶以上可以在瓶身做广告,然后这个做法可以复制。夏华好像还提到,这个主意被汪小菲公司的人员认为值得几百万(?),好吧,如果这就值得几百万,那他们确实太有钱了。这不是在杂志圈被用烂了的招式么?碧水队的做法,它的核心是“我是这样做的”,它是一种销售的手段。
“我是这样做的”,它跟“我是谁”和“我是做什么的”应该不是一回事吧。既然如此,它也就不能说是传播品牌吧。当然,如果你非要说卖得越多,品牌就传播得越广,那我也没话说。
即使这个创意,也还可以深入探讨下,是不是真的如碧水队的队员说的那么有价值。确实,是可复制,但是,不仅你可以复制,其他饮料公司也可以复制,你又有什么理由让客户选择你而不是其他饮料公司呢?你的品牌么?此外,10000瓶才打广告,这10000瓶,是给员工喝还是给客户喝,如果给客户喝,1万个拜访的客户,需要多久,茶的保质期是多久?深入细节,恐怕就不那么可行了。倒是顺着这个思路推出一个礼品茶饮料的概念,会不会好一点,让大S他们搀和下,这才是独特的优势哦。
蓝天队赢,跟所谓的以董事会的角色还是外包角色做这个事情毫无关系。跟可复制也没关系。汪小菲在说服碧水队的时候,强调说是现场。这话没错,但是是现场的什么呢,没有说到点子上,所以不能说服人,甚至出现摔桌子退出的沟通暴力。包括夏华在内的碧水队员以及观众,都觉得汪小菲是为了避嫌,所以才选择蓝天队赢。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夏华才说:我也知道这个做法的价值,相信汪小菲心里也知道这个做法的价值。
四、谁的责任
在最后,输了的团队有一个总结复盘的过程,目的是想找出问题,并选出一名表现最差的成员。
从战略上来说,责任最大的是夏华,作为队长,对任务理解不透,把全队带跑偏了。这就从根上注定了输的结果。
从执行上来说,做得最差的是那个躲店里打电话的成员(好像姓田?),不跟大家商量,私自改变大家达成共识的做事方式,有组织无纪律,让队长失去掌控感。从他做陌拜来看,很没有礼貌,直接闯到人办公室,被人拒绝多次后还唧唧歪歪,甚至想用公益的名义来形成压力。最离谱的是,竟然打电话叫自己的朋友过来买,这是赤裸裸的作弊行为。(先做个预测,他最后如果不是公益资金最少的人,也应该是最少的之一)
备注:汪小菲说大家进行下总结复盘,可是节目中的复盘只是各自的反思,想到哪里是哪里,完全没有发挥复盘应有的功效。想来是不知道系统的复盘该怎么做的原因。那么,请看这里:《复盘》,柳传志审读,孙陶然作序,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