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以及达到了1万7千亿,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了5万亿元,达到51304亿,这说明了中国政府现在的财力非常雄厚,大大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增强了政府解决经济问题的信心。而且除此之外,在中国,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矿产公司,能源公司,通信公司等等都是国有属性,这就意味着政府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来防范和应付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风险。比如在西方经济大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和德国政府采取了政府直接出资设立国有公司,开办公共工程,扩大正常就业等等措施,极大地减缓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破坏力。
显然,中国政府拥有雄厚的财力和丰富的资源,可以对经济的运行采取直接的、强力的、干预措施,只有政策正确,措施得力,也会明显有助于大大降低中国发生美国式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对于目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不应该过于恐惧,也不应该加以夸大,我们必须注意到它是以上所提到的四种因素相结合的表现,单单靠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而且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在出现明显物价上涨的形势下,通货膨胀是有其自身的惯性,想要在短期内突然完全把物价上涨速度控制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要避免采取过度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免人为把问题严重化,复杂化,应该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鼓励增加供给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维护整体经济的稳定,然后就是静静等待市场的竞争和创新机制来充当物价上涨的吸收剂,静静等待物价在市场的力量下自然趋于慢慢的回落和稳定,继续维持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面对困难,保持耐心、平静和免于过于悲观,过于急切,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心态,美欧等国现在都陷入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局面,我们没有必要设定一个过高的经济目标,它会往往会使得我们的神经过于紧张,而且我们实际不可能有能力在美欧等国陷入经济困境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经济上的持续高增长。2008年,中国经济如果能够在保持通货膨胀8%以下,实现经济6%的增长速度,笔者就认为已经是非常成功了,俗话说的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固然中国经济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种种问题,但笔者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还是持谨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