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好未来·领导力学院人才培养的探索


【作者】安秋明,好未来领导力学院

 

领导力学院,是好未来(原学而思)这个年轻企业中的年轻部门。既无成熟的外部标杆,又无内部的深厚积淀,学院经过将近2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自己的方法论。

 

培训体系还是培训项目?——抓重点比铺摊子重要

 

作为内部的企业大学,第一步一定是规划学院的课程体系。理想状况下,最好能有从员工、主管、经理到总监、副总裁各个层级的培养项目,同时,还能覆盖到文化、专业能力和领导力等各个方面。勾画蓝图不难,难的是把体系一步一步推动落地。

 

搭培训体系有几个重要前提:第一,各个层级和各个重要岗位的能力模型是否清晰;第二,我们是否有能力对现有人员的能力状况做出诊断;第三,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有专业能力的师资资源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课程。前两个问题是基础,第三个问题是现实制约条件。

 

盘点一下公司的资源情况,我们能客观地看到我们尚不具备全方位的体系覆盖能力。与其贪多图全,不如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2012年学院把重点放在了学科班、教学班和教务班三个业务进修班上。

 

这么做的背后,基于几点考虑:1、学科、教学、教务是目前公司业务中最重要的三块领域,随着分校的发展,干部队伍亟需系统的培养;2、我们的干部,特别是我们的校长,基本都是业务出身,本身就是三个方面的专家,是最好的师资资源;3、这三块业务,没有任何外部经验可供借鉴,必须靠学而思自己的力量来培养人才。

 

通过2012年一年的努力,三个进修班学院一共培养了100多位核心业务干部,这也让学院打下了贴近业务、注重实效的烙印。

 

“有效”——领导力学院自己探索总结出来的最重要的工作方法论

 

务实,是学而思人的基因,落实到工作上,就是追求实效。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也在思考形成自己的品质标准。经过近2年的发展,我们将我们的工作方法论总结为两个字——“有效”。

 

具体而言,“有效”是指培养内容对学员有效果,组织过程有效率。

 

学院会在项目设计阶段,选择那些能真正帮助学员解决实际业务的课程。在课程设计和讲师试讲环节,我们会要求课程内容要有理论、有案例,还要有落地方法,让学员一学就会,会了就能实践。在课程落地方面,督促讲师通过课堂讨论、课前课后作业等形式梳理各分校的制度、流程、方法,整合优秀实践。同时,学院的每个项目都要求为学员搭建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让学员间的沟通从课堂变为工作中的随时交流。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努力对学员有效果,对分校的工作起到切实的帮助作用。

 

组织过程有效率,这是学院对自身工作品质的要求。因为,我们不仅希望通过课堂给予学员影响,我们还希望我们与学员接触的每个瞬间,让学员受到学院的品质,给学员非正式的影响。在培训项目启动前,学院会组织启动会,明确分工,明确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应急方案。项目结束后,学院会及时组织项目复盘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把每一次工作都当作让团队学习成长的机会。非常重要的一点,学院的流程、方法都是不断更新完善的,每一次改进都会提升下一次性工作的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组织工作的品质,让新员工更易上手,老员工持续提高。

 

持续有效,必须持续创新——学院的工作创新探索

 

一、庖丁解牛(敏捷开发)的探索

 

敏捷开发,听上去很专业,但其实并不神秘。与其说“敏捷开发”,我觉得倒不如中国成语“庖丁解牛”来得生动。我们将其核心归结为三点:1、工作分解,化整为零;2、分块优化,小布快跑;3、持续优化,沉淀经验。

 

比如学院的思享汇项目,包括了很多环节,话题选定、导师确定、嘉宾试讲、论坛预热、邮件邀请、现场体验、开场视频、互动提问、视频产品、精读稿件等,每个环节都会对客户最终的满意度产生影响。单纯地看每期出勤率,并不能得出有效改进的思路。当我们每次优化其中的一两个环节,然后观察用户的变化,往往能得出更有针对性的结论。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就是我们理解的敏捷开发中,用“慢”的过程实现“快”的结果。

 

二、众包的有效思维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学员的参与感越强,往往学习的效果就越好。但对于职能干部来说,是对工作惯性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常说工作要有“服务意识”,尽量手伸得长一些,但实际上,这有可能让我们的客户失去了宝贵的“参与”机会。今年学院的几个举措,让我们看到了众包思维的力量。

 

今年的进修班,都会成立由学员自己推选的班委会。以往学院的部分会务工作,如考勤管理、会场卫生、订餐选择,甚至部分管理工作,如优秀学员的评选标准,都交给了班委会。从实际情况看,学员并未感觉自己的负担重了,反而觉得更有集体荣誉感了,参与的热情更高了,而且实际效果也比学院自己管理要好很多。

 

另外,今年的进修班,多出了一群具备双重角色的特殊学员。他们既是老学员,又负责部分助教的工作,要定点辅导若干新学员,同时,他们可能还有承担部分课程的讲授。他们成了学员与学院、讲师、产品经理之间的重要纽带,能及时地把学员的需求挖掘出来,让课程的设计更有针对性,进而学员的感受度更好了。

 

我们理解的众包,不在于简单的把自己的工作分配给别人。众包其实是一种工作艺术,它需要找到合适的、积极的人,让人有荣誉感、价值感,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众包,其实是为了调动参与,其实是为了让工作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对于领导力学院的每个成员,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是最重要的两个能力。知识会过时,但能力会越用越强。相信在“有效”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支持下,学院会为学而思创造出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