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大于功能


  

  随着国人对定位理论的研究,定位逐渐成风,相信会成为“做品牌”之后的新高潮。定位理论在国内以加多宝公司、特别是之前加多宝经营的王老吉为旗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今的加多宝和王老吉却是在相煎何太急?

  定位针对激烈竞争的行业现实,制定了确立自己品牌在品类中独特功能定位的立足支招的历史使命。定位能够给予的就是你占据行业品类某种功效或者文化的独特认知,让这种认知与事实一起成为消费者选择该类产品的指南针。这还有个前提条件:你在做品牌。

  语言模仿发声成型,行为反映思维模式。产品的功能不可能太多,一个品类不可能有很多品牌,但是事实却是有很多品牌在拥挤。人们需要水,就是为了解渴,其他的功能都是附加的。在品牌的时代里,附加的功能却超过了水本身的功效。凉茶人们本来并不知道它是谁?结果呢?在怕上火的刺激下,凉茶风靡全国,并上演了全武行。

  郭德纲成为新时代相声演员的主要代表人物,除了其相声功底之外,不得不说某些方式让他的功底更深厚、相声艺术水平更高、更出名。郭德纲一开始基本上采取了像话剧一样的模式,小范围内演出。这就像一个小业务员一样,一开始从学着跑信息开始,慢慢的再学着谈点业务,一步一步成长起来。郭德纲利用小范围的演出方式,收费也比较低,简直就像满大街卖艺的一样,逐步的取得了品牌效应。而且,辅助几个助手,营造一点气氛,从小舞台、逐渐走上了大舞台,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做出了品牌,一个新时代的相声主要演员的品牌。

  郭德纲这个形式,其实就是做品牌的一般程序——用个时髦的词来说就是:草根模式。一个新品牌的诞生,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完全一样,从其弱小、无知、无能的本色开始,逐渐的发现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情况,培养其兴趣,满足教育的基础。也可以说是“恰当定位”,你是个婴儿,应该怎么做;你是个叛逆的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这种小范围的规定性,就像那句俗话说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做鸡头,也有成为凤凰的那一天。

  小米手机的火爆,让一些人简直不知所措、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之外就是把电子商务吹上了天。我在这里说句公道话,不用几年电子商务就会被实体经济所有者牢牢地扼住喉咙。小米手机的成功显然和戴尔的成功是一个道理,看似不一样,其实完全一样。小米利用的网络定制和只在网络上销售,就是一种品牌规定性销售模式;而戴尔的定制组合虽然是通过渠道来完成,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销售模式的品牌规定性。小米手机成功的背后就是假借互联网的时尚元素和定制的个性化诠释,在加上现在商务手机和智能机的一些特点的简单改进而已,总之是一种时尚为主的元素和方式成就了它;其实戴尔当年的组装和直销,也是打破了传统的品牌垄断利润的做法,也是一种时尚元素成就的。要说有区别:无法就是一个是通过了网络来“定制”;一个是实体批发店来运作定制而已。

  郭德纲的成功是对市场划分的销售方式成就的;小米和戴尔是销售的方式的创新成功的。而定位理论指导下的云南白药牙膏,则是以新的刷牙方式开始了其新的征程。“刷一刷、含一含,感觉好多了”。这个广告的定位连续性来源于,云南白药的“药性”认知事实,这是区别于其他牙膏没有药性的排他性广告,却又没有违反广告法;因为,它在广告词里并没有说“牙膏里含有药成分”。其实,所有的牙膏多少都有点疗效的,只不过是,没有想办法暗示出来,或者是没有云南白药牙膏的认知基础而已。

  既然,消费者现在购买产品的主要依据是品牌,那么品牌作为一个新的“产品”,它所包含的内容和本质又是什么呢?它的本质就是让消费者知道它是谁、它能给消费者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什么需要;其内容呢?就是所代表的某类产品。比方:加多宝代表了凉茶,而且去火。好了,如果你感觉要上火了,自然就想到了去买一瓶凉茶来喝,这在此之前是没有的事情,(广东地区的人可能有喝瘢痧的习惯),也就是说,你的行为方式,首先就是去找凉茶铺子,现在则是去买瓶凉茶。实际上是改变了广东人喝去找凉茶铺子喝瘢痧或者自己煮点清凉茶的方式;对全国人民来说,不用怕上火了,感觉要上火,就去买凉茶。

  苹果手机,其产品质量上乘,不可否认的是乔布斯新品发布会做的秀——也就是动作,也就是使用苹果的那些“动作”、“方式”是苹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消费方式的价值。从随身听的黑人女孩子佩戴白色耳机、到ipad从信封里拿出来和拍摄照片动作的优雅和大气、iphone系列产品的滑动屏幕选择开始,每一次新品发布会,乔布斯总是装作不经意、百变不惊的样子,宣传或者说是给他的苹果系列产品“制造”这各种消费的附加值。

  按照马克思理论,社会分工和私人劳动成为了矛盾体,对立统一。作为一家企业她的劳动是企业的,也就是“私人”的;她的劳动产品要得到社会承认,也就是把产品卖出去,必须有交换价值。本来作为经济的交换之物,在原始之初,是具有普遍认同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的;比方:一只山羊、一个贝壳、一袋米,这些价值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而现在则不同,创新遍布,人们并不知道产品的真正价值几何。在这种情况下,吸引人们注意和知晓产品功效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包括广告。很多时候,功效在购买了之后,亲自体验之后,才知道到底好不好;有时候,这个东西还没有完全熟悉,“改进版”又来了。在商业的利润催促下,一个产品让你体验的时间越来越少,吊的胃口是越来越高。

  功效作为价值的主要代表,始终是消费者最需要的;而人们在商业的社会里,渐渐的失去了自我。他们被一些带有阶级性的产品所牵着鼻子走:没有茅台不成宴席;还有龙虾伺候的惯例等等。这说明了:产品功效成为了一个必要条件,而作为企业来说,满足这个必要条件太小菜一碟了。于是乎,各种各样的包装及方式就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到目前位置,这些方式的作用,对品牌的树立还是蛮有效的,信不信由你?。

  带有阶级性的品牌产品除了满足功效需要之外,更是一种方式的表达,人们喜欢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快感。这就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当然也是价值与价格的区别。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的是价值还是价格;是功效还是方式,其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买了之后,这个“买”本身,他是满意的。既然一品牌被赋予了社会属性,那么这个产品生产的私有者——他的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得到社会的较为广泛的认可,也就是说他生产的产品具有更多的社会价值或者说满足消费者更多的价值需要。这种产品的使用方式会增加企业的“生产”价值,企业也就是产品价值,无形当中,产品这里是指品牌产品的社会价值就和其“私人”劳动一起重叠更多的部分,也就是增加了社会一般劳动的数量,为社会增加了财富。从消费者的方式喜好,就可以推导出生产的品牌产品具有的更高价值;因此,乔布斯产品发布会上“卖弄”的那些图片,也是苹果产品的组成价值。

  

 

 

 

 

 

 

 

 

 

                张海勤2013-04-24*00:15于广州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