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趋势#摊开四纵四横的财富地图——高铁成为区域经济新引擎


 

  继长三角、珠三角的一小时生活圈之后,全国的一日生活圈也在悄然成型。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来势凶猛的高铁正在全国四处出击,一张规模庞大的“四纵四横”中国高铁网正在密织中。“四纵四横”高铁网将中国东部、中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圈入其中,打通了南北东西的大通道,并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城市群的轨道交通网,这必将引发各个区域经济的重新洗牌,提高沿线城市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第一,推动“城市开发”向“产业开发”转型。当前的中国城市往往都过于依赖城市开发,而城市开发必将会进一步拉高房价以及城市生活成本,阻碍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城市的竞争力。而高铁网的密织为从“城市开发”向“产业开发”转型提供了机遇,这是因为高铁带来的便利让企业自身形成了更为强烈的产业整合需求,减少了地方政府强势管理导致跨行行政区域产业整合的难度系数,而且人口的外移也降低了地方政府对城市开发的需求,进而地方政府能够腾出精力来在产业开发上大展拳脚。比如长三角的一些地方政府就正在努力消除阻碍经济要素流动的障碍,长时间地追求“把低端产业迁出去,高端服务业务迎进来”的产业开发目标,这也必将会加速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由此可见,只要政府能够及时给予相应的政策配套,有效地避免“虹吸效应”的出现,高铁网定会为区域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二,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为例,随着沪宁高铁的开通,沪宁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加速了人员流动,大批人马被高铁载入南京,促使南京人流、物流和信息的集中程度,促进了南京商贸、物流、金融、传媒、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南京得以逐渐地成为上海的副中心城市。由此可见,高铁沿线城市必将迎来产业转移的机遇,高铁带来便利的交通会促使大批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核心城市,而将生产部门转移到沿线城市,形成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带动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促使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为此,位于核心城市的企业由于自身更具较强的人才优势和研发优势,所以应该在优势基础上继续强化研发和创新,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加速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而沿线城市由于发展程度还较为落后,可以利用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的便利,加速引进和接受其他城市的产业转移。
  第三,推动区域经济的产业格局变革。高铁密织网构成了高铁产业链从原料—零部件—基建—机械—配套设施—运营与物流以及后续服务等7大环节,与高铁产业相关联的上市公司达180多家,较为核心的企业也有62家有余,产业极为庞杂。比如上游原料环节,工程机械、桥梁、隧道专用钢铁、水泥、电力、建筑材料企业将直接受益,而且它们的受益周期较长、波动幅度较小,这一类型企业以中国中铁、中国建铁、中铁二局、隧道股份、徐工机械、三一重工等为典型代表。高铁所涉及的利益主体是非常广泛的,诸多行业皆能从中获得发展机遇。
  另外,高铁时代除了引领各个高铁产业的发展,必然还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速区域经济的产业格局变革。“交通搭台、地产唱戏”的发展形势在房地产市场上已经悄然建立,所以高铁建设的强劲势头必将能为高铁沿线城市特别是二、三级城市的房地产行业送去温暖春风,比如沪宁高铁的开通就为苏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房地产格局开始发生巨大变化。
  高铁开通后,沿线旅游皆是出现“井喷式”的发展趋势,比如京津、武广、郑西、沪宁等一批高铁通车运营后,运送游客就达到了5亿多人次,许多餐饮店和观光景点人员爆满,旅游业迎来发展新契机。而现代服务业必将成为高铁时代下的最大赢家,商业、物流业将由中低端迈进高端,金融、高端服务业、娱乐业等行业会得到迅猛发展,进而成为二、三级城市的支柱产业。
  当然某些行业也会因为高铁的跨越式发展而易出现衰落趋势,比如航空业就大受运行速度随技术进步而不断提升的高铁的威胁,运行快速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几近被逼入绝境,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挑战亦是机遇,就像民航业“廉价航空公司”经营模式的鼻祖美国西南航空一样,它的发展战略在航空业中独树一帜,选择了将汽车当成竞争对手的短途运输市场,仔细研究运营中的每个细节,围绕低成本的这一战略定位,想方设法地化解了所有比传统航空公司更大的成本压力,比如飞机型号的选择、转场时间的压缩、客户服务的简洁化等等,最终成为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
  高铁密织网的形成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的战略作用将逐渐凸显,“四纵四横”的高铁规划将经济发展的漏斗区与经济高地紧密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为各个相关企业送来发展曙光,与此同时,企业也务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联动效应研究和整体发展规划,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