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小银行转型应以科技为利器


  在中国,马云算得上是一个“教主”式的人物。他不仅在互联网消费服务上做得风生水起,去年的光棍节更让他一战成名。现在,他又“染指”互联网金融,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让世人侧目。是试水,还是意图颠覆?谁也说不准。但在金融人眼里,马云是一匹不按常理出牌的“黑马”。“三马合槽”已成事实,马明哲的平安、马化腾的腾讯与马云的阿里巴巴合资成立了一家保险公司,涉水互联网保险业务。阿里金融绝对不会止步于小微领域,其庞大的信息资源,更使传统银行望尘莫及,目前的低调只是一种策略。“传统银行若不求变,将是本世纪一群将要灭亡的恐龙。”这不是危言耸听。传统银行应如何紧贴电子化的浪潮,以科技为利器,借势上位呢?

  把握发展大势

  增设物理网点,等客上门,靠“人海战役”取胜,这一切曾经那么熟悉,可现在却不灵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重大突破,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两条腿走路”,既保持传统的优势,又向电子银行伸出了“触角”。这是大势所趋,我们只能顺势而为,否则将会被淘汰。

  1995年10月18日,全球首家以网络银行冠名的金融组织——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打开了“虚拟之门”,它标志着一种新的银行模式从此诞生了。在国内,1998年招行率先推出了“一网通”领跑网上金融业,中国四大商业银行随后迅速跟进,从此网上银行业务快速推进,目前招行的电子化替代率已接近90%.在这方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虽然没有被遗忘,但明显慢了几拍,有些是最近三年才切入,有些至今还站在门外排队。如果说,物理网点的竞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是输了一点点的话,那么在电子银行的竞争上已经被拉开了一段距离,再不迎头赶上,“人家吃肉,恐怕我们连汤都喝不上。”现在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年青一代已经习惯于“触网”,换句话说,金融运营方式的革命已经到来。现在不是我们讨论要不要搞电子银行的问题,而是如何搞好电子银行,使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突破科技“短板”

  (一)统一口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独立法人,它有自己的网站,但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能力。如果借口维护独立法人地位,强行要求网上银行必须通过自己的网站来实施,那是非常危险的。银监会已经明确,省联社要实施转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既然这样,我们何不让省联社来牵头?让省联社发挥科技支持中心的作用,通过省联社的网站对外进行网银交易,这样风险点就会大大缩小,风控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保证。也许有人担心,省联社会借此扩权,其实监管部门只要将法人治理落实到位,将问责机制执行到位,权力错位、越位现象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二)整合资源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建好平台,这符合各方利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虽是个松散联合体,但会员众多,联合起来就是个大部队。有些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存贷款规模已居全省银行业首位,这说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现在各行盈利状况都不错,拿出点钱来搞技术开发,搞电子银行建设,是不会有不同意见的。省联社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做好整合是关键,整合好全省资源,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科技平台是当务之急。一直以来,科技是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的“短板”,省联社成立后,虽然在这方面也作过努力,但与现实需求相比仍相差很远。我们既然在科技研发和设计上无法与四大银行等相抗衡,那不如花点钱借助“外脑”,抓紧赶上去。同是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碰到同样的预警信息,为什么有些银行能及时触发,弹出警示标志,而有些银行却反应滞后,并且接下去要靠手工排摸,这就是差距。这里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省联社要有战略决策能力,有一个统筹兼顾的规划,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考量。既不能放任各县(市)行在程序开发上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也不能纵容开发商逐个击破,坐地起价,甚至于搞垄断经营。否则,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容易滋生腐败。

  实施差异化发展

  电子银行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拓展了金融业的竞争渠道,而且不可避免地加剧了金融业的分化。大银行在尽力获取全牌照,混业经营,交叉销售,搞全国一盘棋。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管怎样努力,在有些方面还是无法突破,“三农”情结注定了它只能偏安一方。它不能做全,只能做专;不能做“洋”,只能做“土”;不能“打包”,只能“零售”。差异化发展是一种趋势,差异化定位是一种理智,我们不需要去盲目地羡慕人家,我们当下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贴近“三农”,做精做强,做细做透,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农村金融的“王者”。

  先行者有先行者的优势,追赶者应有追赶者的姿态,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自己。招行行长马蔚华在“2012第六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喊出了“最先把信用卡废掉”的口号,应予关注。承认差距,不等于示弱,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如在客户的选择上,都说“二八”定律很重要,但问题是我们踮起脚尖能不能摘到“桃子”,能不能拥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不是执着,而是愚妄。有的时候退一步可能会海阔天空,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在现实中运用好“长尾”理论可能更务实,更有效。关键是找对方向,找准对象,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发展之道。 (作者:蔡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