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板凳投递的投递员
——记青岛邮政发行投递局齐东路投递部女投递员马文艳
2月10日大年初一,天蒙蒙亮,齐东路投递部主任刘加君来到投递部,只见身着工装的投递员马文艳正挥动着大扫把在清扫投递部门前的鞭炮屑,旁边电动车上的邮件已经装妥,两人互道着过年好,刘加君从马文艳手中夺过扫把,马文艳拍打着身上的鞭炮屑,骑上电动车开始了新春第一班投递。从除夕到正月初六,为了保证春节假期期间投递作业的畅通,马文艳一天未休息,坚守在投递岗位上。“过年投递,我送出了一路的新年祝福,也收获了一路的‘过年好!’这就是快乐工作吧。”说到这,马文艳笑了。

今年39岁的马文艳,2008年4月入局,可1.52米的身高让当时投递局的领导皱起了眉头,倔强的马文艳从家里骑上二八自行车到了投递局,并在投递局院中潇洒自如的骑行了两圈,她以这种特殊的面试方式打消了投递局领导的顾虑,成为当时市区300多人的投递队伍中唯一的女投递员。 马文艳所投递的段道被同事们誉为“三难段道”,路难跑,该段道地处青岛西部老城区,道路窄、陡坡多,二八自行车上再加载上几十斤重的邮件,投递难度和体力的付出可想而知,2010年更换为电动车投递后,虽劳动强度明显改善,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车流人流的增加,路况更为复杂。服务难,省市政府领导、北海舰队前首长等离退休老干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等众多岛城知名人士在此段道居住,投递服务上稍有差池,就会直接影响到青岛邮政的窗口形象。营销难,段道上老年住户较多,业务推介难度大。这个让很多男投递员都望而却步的段道,几年来,马文艳用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用一腔知难而上的勇气;用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用一次次热情贴心的服务;用一句句亲切温馨的问候和一个个真诚朴实的微笑,付出了别的投递员几倍的艰辛努力,硬是将“三难段道”铺设成“爱心邮路”。马文艳也从中品尝到了收获的甜蜜,2009至2012年连续4年青岛发行投递局“揽收状元”;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青岛发行投递局“优秀投递员”;2012年度青岛局“劳动模范”。

近5年来,马文艳认真投递每一封邮件,每一份报刊,经她手中复活的死信不计其数,每年投递部都会收到和接到很多表扬她的信件和电话,用户们都亲切的叫她“小马”。去年7月份,马文艳因工作需要临时借调到麦岛投递部,原先段道上的许多用户都多次找到齐东路投递部,要求把马文艳换回来,直到她完成借调任务回到齐东路投递部,用户们这才罢休。马文艳随身带着一个小小的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许多走访用户信息以及工作注意事项,这小小的记事本可是马文艳投递营销的“好帮手”。通过几年来用真诚服务与用户建立的良好关系,用户都特别信任她,她营销的产品用户都征订和购买,用户们说不为别的,就为小马的热心肠和对工作的认真劲儿也要支持她的工作。投递员们形容马文艳发展业务如“探囊取物”,她在各种营销活动中总是名列前茅。
在2011年青岛局组织的职工体检中,马文艳被检查出体内有肌瘤,医生建议尽快手术,可她为了工作将手术一拖再拖,2013年大收订开始之前,马文艳到医院复查,医生告诉她必须马上做手术,而她打算完成大收订后再入院治疗,最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极力劝说之下,她在9月20日到医院做了手术,仅仅休息了10天,10月1日重新投入到大收订的“战场”,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她对段道区内用户挨家挨户走访,在走访中通过日常投递过程中与用户建立的良好关系,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有的放矢开展收订营销,很快又成为了“揽收状元”。
“这是舰队老首长的包裹,我送给他家送报的时候一起给他送去。这是离休老干部张阿姨的报纸,她腿脚不方便,我给她送上楼去。这是海大李教授订的杂志,今天是第一期,不能耽搁了。昨天答应路口小超市刘老板的文化礼盒,今天给他送过去,再顺便给他推介一下别的业务。”记者跟随着马文艳的电动车,她一边风风火火的投递,一边给记者介绍着。在海洋大学校门口附近一个邮筒前,马文艳停下电动车,她从电动车上取下小板凳和抹布,开始认真地擦拭清洁邮筒,在清洁1.65米高的邮筒顶部的时候,马文艳踩上小板凳踮起脚把上面的灰尘非常仔细地擦拭干净。看到记者有些好奇的神情,马文艳说:“这邮筒比我还高,清洁顶部有些困难,出班投递时,我都带着小凳,这样清洁起段道上的邮筒就方便多了,这邮筒也是咱邮政的形象,马虎不得。有一次,我踩着小凳清洁这个邮筒的时候,正好路过的两名外国人向我竖起大拇指,还和我一起在邮筒前合影。”清洁完邮筒,马文艳骑上电动车朝下一个投递点驶去,这个带小板凳投递的投递员用她的一言一行为青岛邮政树立着形象,用她一心一意的快乐工作为广大客户服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