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今天,家居行业成为一个十足的国际化行业,跨国品牌或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品牌充斥家居业的各个产品领域。欧美、日本、韩国的家居品牌不断进驻中国,瓜分中国日益庞大的家居消费市场。
同时,经由电子网络的洗礼,中国消费者的视野已经不再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市场营销已经不能按地域去划分消费者,消费者不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国家的消费者,而成为了一个国际消费者或者地球消费者,消费者具有了国际化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国家和城市的消费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经由市场竞争者与消费者双重国际化的冲击,有部分习惯传统国内或地区区域竞争的中国家居企业,还没适应竞争就被国际品牌挤到了市场的边缘。当然,也有部分中国企业积极寻求发展之道,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碰撞中,拓宽经营视野,从变化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使企业重回市场主流。
我们要看到,中国家居业是中国消费最大的市场之一,国内家居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的表现不光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影响到国家在这一行业的经济收益。国际化竞争趋势不可逆转,国内家居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再上一个台阶,锻造引领世界的家居国际品牌?笔者长期关注家居行业,就对市场的了解及自身的体会,从品牌发展的角度就国内家居企业的发展探讨几点思路。
u 独立设计,大胆突破
纵观国内家居企业的产品设计,互相模仿的现象严重。为何国外的品牌定价远高于国内品牌,但是消费者却趋之若鹜?这不仅仅是品牌舶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其产品设计具有鲜明个性,大多国际品牌都有其独立的品牌识别元素,或色彩、或款式、或细节设计、或处理工艺。
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排除中国消费者存在崇洋媚外的特性,对国际品牌总是盲目追捧,缺少理性挑剔的思维,只要是标注进口品牌,就愿意花高价钱购买,表现出明显的炫耀性消费特征。同样设计的家居产品,一个标注国内品牌,一个标注国际品牌,两者的身份地位就立刻迥然不同。
然而,市场永远不能苛责消费者,而要遵循消费者固有的思维模式。对于中国家居企业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埋头创新,加强设计师队伍的力量,一方面要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思维的设计师队伍,一方面要倡导独立创新,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并形成持续创新的机制。
我们还应看到,国际性的知名家居品牌之所以具有独立的品味,一方面是品牌一贯的风格贯彻,一方面是在每一件产品的设计上都体现了品牌的独立品味。所谓品味不是一种单一或单调的设计元素,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品牌独立个性的原则下,不断地加入新的元素,使品牌形象历久弥新。
独立品味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为品牌吸引一批忠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却可能将很多消费者拒之千里。所以,独立品味的确立和坚持同样重要,这也对家居企业领导人的见识和毅力提出了高度的要求。一种独立品味的确立需要有独立的精神,一种独立品味的坚持需要有高度的毅力。
u 创造时尚,引领时尚
在今天,时尚已经不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从消费者来看,时尚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国际品牌商家来看,时尚已经成为一种营销方式,进而成为品牌的一种核心内涵。如果商业上还有一种合法垄断的话,那就是对时尚的垄断。国际品牌每年都会提前确定一种时尚元素,包括颜色、材质、款式、搭配、风格等等。然后整个家居行业都会以此为基准,推出自己的新产品系列。
对于中国人来说,时尚似乎一直都是跟随,一直在欧美日韩的后面跟风。这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也是没有优秀的时尚人才队伍的表现。中国家居业不可回避,企业既然钻营一行就应该引领一行,至少在某一局部能有所表现。在时尚成为一个绝对的销售筹码的今天,它能使企业获得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回报。
在国内市场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在某一段时间,某一企业的产品成为市场的亮点,火了一段时间,但是很快就被时尚潮流所淘汰。这本质上是因为企业没有意识到一个市场原理,那就是“时尚的创造就是使之被淘汰”。企业应该有主动淘汰自身产品的意识,而不是将自己一度火爆的产品当做宝贝,或许就在企业沾沾自喜的时候,火爆的产品就已被竞争对手所淘汰。所以,要引领时尚,更好的办法是自己有计划的淘汰自己正在流行的产品。
u 演绎文化,提升价值
文化能赋予产品以生命,当今的消费者也乐于为每一件购买的产品赋予意义,这种意义就在企业通过设计所赋予产品的文化。相对于没有记忆价值的产品,消费者更偏爱有文化表征的产品。有文化思考的设计师,会为产品加上局部或细节的设计,使产品超越使用价值,而具有了文化消费价值。现在是真正意义的消费时代,在今天一切都被赋予了消费意义,文化可以明码标价,有文化的产品当然应该标注更高的价格。
文化素材的选取有各种各样的渠道,也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跨越国界,可以穿越历史,可以深入人性,可以考察民间,寻找可以植入产品设计的文化元素。可以通过色彩来表达,可以通过造型来表达,可以通过组合来表达,可以通过装饰来表达,让消费者感受到无声的家居文化。
在文化创意上,我们要“拿来主义”,也要秉承创新发展,切忌生搬硬套,粗枝大叶,应该通过巧妙自然的融合,使产品的设计能完美表现文化的意义。好的产品能与消费者进行精神层面的对话,对话的内容就是设计赋予的超越了金钱的文化。
在文化素材的取源上,不应局限于中国或者中华民族,而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和广度,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寻找文化素材。一个企业应该有国际企业的高度和眼光,要与世界文化同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产品设计的固有思维和素材局限,才可能成为一个与国际品牌比肩的品牌。如同我们看待一个国际品牌,不管我们有意或无意,都很少把它看做哪个国家的品牌,我们看到的是它所代表的国际性文化元素。
u 品位行销,始终如一
国际性的历史悠久的品牌,传达给消费者的形象总是一致而有品位的,这源于它们长期一致的品牌经营和产品设计理念,并通过有品位的广告、公关和促销行为向消费者清晰传达。
有品位的表现,在于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选择有所不选择。品牌的品位不是表面的做作,是自内而外的一种自然流露,对内体现为企业对产品的经营内涵,对外表现为借由各种媒介给消费者带来的美好形象。品牌是非常脆弱的,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经营沉淀,一旦建立,更需要精心维护和更新。但大多数国内家居企业在广告、公关和促销的设计和运用上,却表现出随意和令消费者不快的情景和态度。
在行销手段的选择和内容的表现上,很多企业只看到表面现象,或者是赤裸裸的金钱行为,没有长远的品牌考虑,更不用谈更高的企业使命或社会责任。实际上,表面上广告、公关和促销都只是提升销售的手段和工具。但是,它们都是代表着企业在与消费者进行各种层面的沟通,广告表现、公关形式和促销手段的选择,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或企业的印象,进而影响他们的购买选择。
品牌的塑造首先应从广告表现、公关形式和促销手段的选择开始。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品质与设计个性的了解,首先来自于媒介的表现。有品位的行销手段能有效传播企业的品牌,并提升品牌的形象。而通过始终如一的对消费者的良好表现,才能真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喜欢和值得信赖的品牌。
结语:国际化生存,开放的心态
国际化生存并非单一的指市场竞争国际化、消费者国际化、产品设计国际化或是品牌形象国际化。本质上,国际化应该被视为一种心态的开放。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要实现国际化都必须首先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企业的开放心态是指企业经营心态和理念的开放化,不再从单一和表面的现象看待市场竞争,而是回到企业内部,回到企业高层,回到企业家的内心,追问自己在企业经营中,是否具备了开放的心态。
开放。开放地迎接时代的更迭,开放地迎接市场的变化,开放地迎接消费模式的改变,开放地迎接国际竞争者的到来,开放地迎接产品与企业的兴衰。唯有如此,中国家居企业才能真正适应和做好国际化生存,中国才能出现真正的国际化家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