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决定企业成败
执行力决定竞争力,竞争力决定发展力。
员工没有执行力,企业哪有竞争力?为什么无数的人都有伟大的构想,却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无数的人怀有一身才华,却只有极少的人能把才华变成成就?为什么无数企业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却不能如愿变成具体的结果,甚至南辕北辙?为什么一个好的思路、好的决策、好的规划被束之高阁,变成毫无意义的空想和空谈?其实,这一系列“为什么”的背后隐含着一个被忽视的重要现实,那就是——缺乏执行力!无论多么宏伟的蓝图、多么正确的决策、多么严谨的计划,如果没有严格高效的执行力,最终的结果都会和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至是纸上谈兵。
执行力决定企业的成败,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然是执行的成功,任何企业的失败一定程度上都是执行的失败。现在的很多企业和组织都推崇员工的执行力。那么,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有组织执行力和个人执行力之分。个人执行力就是执行计划,完成任务的力度与能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
我们先来分享一个小案例:
情景案例:影楼以退单收场
一家影楼接到一个大单,此大单为公司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老板要求员工对此客户要做到全面的服务,从接单这一刻开始就着手准备,从礼服到彩妆等等都要做到全面细致,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员工都表示一定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拍摄当天,由于影楼有几个单同时进行拍摄,负责此单礼服的员工认为都是影楼自己的单子,礼服可以让别的摄制组先用,然而当顾客问道自己前几天预订的礼服时,员工搪塞客户道:礼服都是差不多的,可以穿其他款式的礼服拍摄,那套礼服别人正在用呢。导致客户当场翻脸,最终协调不成的情况下,以退单收场。
透过这个小案例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执行力的重要性。如果老板将工作要求具体化,如果影楼的员工做到不折不扣的去执行老板的命令及客户的要求,准备礼服的这名员工提前确认了顾客需要的礼服,提前确认了日期,这件事情真正做到了全面细致,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吗?绝对不会。其实这种类似的问题很多影楼都是存在的,这样的结果就是直接影响了团队的效率和业绩,影响了影楼的管理。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呢?无论是小影楼的直接管理还是大影楼的间接管理,我们都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景案例:啤酒厂重新焕发活力
一家啤酒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濒临破产,被一家国内的大型啤酒集团收购后,大家都以为要对这个烂摊子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是没想到,集团公司只派过来一位副总经理,一位总工,一位财务总监,人员还是原来的人员,制度还是原来的制度,只是把各种政策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结果一年后,企业就扭亏为盈,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
为什么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取得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个巨大的变化正是由企业的执行力来决定的。
执行力是企业组织和个人贯彻落实企业决策的力度。
企业的战略与计划固然重要,而只有执行力才能使之体现出实质的价值,只有执行力才能将这些落到实处,并进行有效地联结和整合,这才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保证。
在缺乏执行力的情况下,企业拥有的一切优势就难以贯彻,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失去了企业长久生存和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情景案例:台湾首富的超强执行力
台湾首富郭台铭说,当年他们有个客户在美国芝加哥密西根湖边,是全世界最早做笔记型计算机的公司。
由于竞争对手交不出货,于是这家公司叫他们开发,结果发生一些材料无法适应客户在芝加哥的寒冷天气的状况。
为此,他特地赶到美国去,才发现连接器必须做零下五十度的测试。
因为他们在设计时,对美国湿冷的天气没有感受,没有设计环境温差试验,产品到那边产生了很多问题。
他当时身兼业务之职,自己提了皮包就过去,连夜赶着跟客户去做检查。
他当时坚守即使赔钱,一样得让客人换货的原则。
到了工厂,就把全部有问题的货从生产线上挑出来。
几乎是把客人挑剔的货重新生产,再空运去美国。
同时,当他到美国去帮客人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把货换过来时,在台湾的所有团队都是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地进行接力赛。
他在美国亲自指挥,三天以内客人的生产线没有停线,两个星期之内把货全部换好,满足了客人的要求。
可以说,要完成这样一项紧迫的任务,没有超强的执行力度是办不到的,这次美国市场的事件,也使他们得到了宝贵的执行力经验。
现在是微利时代,赚的是效率的钱。
过去信息不发达,大家赚很多保护的钱,赚很多知识的钱,像专利。
还赚很多关系的钱,比如垄断、独占。
现在,信息传递非常快,这种靠信息赚钱、靠保护赚钱、靠特权赚钱的任何行业、公司行号慢慢都会遭到淘汰,面临生存竞争。
在当前的这种竞争过程中,谁能够胜出就看谁有执行力。
情景案例:一事无成的农夫
在网络上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条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很显然,最后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其中的“致命”原因就是执行力做得很差。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农夫作为执行者,本身没有定力,没有完成一个任务必须坚定不移的决心,而是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
企管专家谭小芳曾经说过,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执行力要成为一种强势,必须要把握执行制胜的二十四字真经:认同文化、统一观念、明确目标、细化方案、强化执行和严格考核。
在美国西点军校里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就是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准则。秉承这一理念,众多著名企业建立了自己杰出的团队。
“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