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策划


何谓策划
在北京搬了五次家后,我落脚在环境优美的十三陵水库旁,和明朝十三位皇帝成了邻居。遗憾的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不甚理想的人文环境难以匹配,楼道里很快就被涂满了小广告,有些住户也把杂物和垃圾堆放在家门口,电梯里烟味熏人,邻居间见面有时连头都不愿点一下。
如何才能改善邻里之间的关系呢?
环境影响人,我请书法家高金甫写了一副作品“明月窗前过,花香夜袭人”,装裱好后,在征得邻居们的同意后,我把它和另外几幅画简单地装饰了一下走廊,我还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走廊里的卫生打扫干净,并让女儿豆豆画了一幅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的宣传画贴到了一楼的公告栏里。
改善了的环境,就像是一个友善的提示,带来了神奇的效果:走廊里的杂物和垃圾消失了,邻里之间也客气了许多,有了一种温馨的感觉。这是一个成功的小策划。
生活中到处都需要策划,人人都在做策划。“心想着、思谋着、盘算着、计划着…”这许多字眼都表明了这一点。有人给策划做了这样的一个定义:就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人们根据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现存的各种资源,从“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在哪做?谁来做?怎么做?”等角度提出问题,并给出一个系统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策划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创造过程,但要实现一个完美的策划,策划人要具备有效的信息,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丰富的策划经验。
本书所讲的策划,是一个在阳光下智慧与人格的完美组合方案,其结果是利人利己,或者是利己利人。而一个充满了阴谋的策划,则是为了一己之利而损害众人利益,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身败名裂。无论阳谋还是阴谋,所用的策划手段和方法都是相同的,这就像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可用于和平事业,也可以用于战争之中。
阳光下的策划,也有好坏之分:聪明的策划惠人利己,愚蠢的策划害人害己。阳光下的策划也具有“投机取巧”的特征,但却以不伤害他人或者公众的利益为前提,以合法合理合情为准则。“四两拨千斤、有无相生、点石成金”这三个经典词句,是对策划的传神写照,请看下面的故事:
1.四两拨千斤
这张100元的钞票价值多少?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它就是一张被乱写乱画了的钞票,可能不值100元,还要被老师批评。
对于一个富有商业头脑和爱心的企业家来说,因为钞票上的这个签名和签名者的特殊身份,以及《读者-原创版》的故事报道,已经让它的价值从100元升上值到了意向中的30万元了,请看书中《钞票升值的故事》。
2.有无相生
意大利一个小村庄里有两个小伙子靠挑水、卖水为生。一天,好思考的甲对腿脚勤快的乙说,我们天天挑水,多累啊,不如装一条水管,把水引到村子里去,以后咱们也省事了。
乙对此提议不感兴趣,他心里想,那不是更累么?于是,甲就自己动手干,数月后,水管建成,甲成立了一个自来水公司,水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乙挑水的生意不得已停止。凭借当年和甲的汗水之交,乙成了甲公司的员。
3.点石成金
联合国大楼为何设在美国纽约曼哈顿?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总部正式宣布成立。“建国”初期,经费紧张,只好屈身于纽约远郊成功湖畔一幢陈旧的红楼里办公,随着国际事务的迅速增多,联合国急需建设一个新的总部办公大楼。
银行家洛克菲勒听到了这个消息,慷慨解囊850万美元,把曼哈顿岛河边的一片17英亩的荒凉的土地捐给了联合国,并在其上兴建联合国大楼。
联合国总部在这块土地上建起来后,在它周围那一片片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地皮上,奇迹般地出现了富丽堂皇的外交公寓、五星级宾馆和大商场。原本荒芜的地段,马上变成了全世界的政治中心。这片土地也成了纽约地价之王。善于策划,让洛克菲勒和联合国取得了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