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几大因素


 

 

  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国经济触底回升,GDP增长7.9%,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7.8%,高出年初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市场预计这一回暖趋势将持续到2013年,但由于中间存在不少影响因素,仍需对可能出现的变化保持警惕。


  因素一:政策如何放松
  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领导层换届的第一年,宏观经济政策都比较宽松。而在2012年的最后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层也明确了把“稳增长”放在宏观目标的首位,且要加大公共投资的力度。这意味着在3月份的“两会”完成政府换届后,新一轮刺激投资的政策便会释放出来。
  但关键在于,政策要如何放松?去年宏观政策的放松就遭遇了领导间、部委间协调问题的干扰,推进之路相当不容易。自然,这可能是换届期间,政府内部的工作思路不完全统一的缘故。但这些问题能否在政府完成换届之后就完全消失呢?恐怕还有待观察。说与做可能出现偏差,整体工作思路与能否协调顺畅更会影响政策的效果。


  因素二:地产调控政策
  近几个月来,中央没有提到房价调控问题,不知是否在有意降低打压房价的门槛,以便给地产政策留出空间。毕竟,在政府垄断土地供应的背景下,房价上涨有其合理性。并且长时间的价格打压,可能会给地产供给带来受损,在未来形成更尖锐的供需矛盾,影响中国内需市场。
  因此,2013年中国的地产调控既不会明显放松,又不会太紧,房价仍然是主要的约束力。从去年12月的数据来看,中国70个城市新房房价平均月环比涨幅创下了2011年4月份地产调控以来的新高,在北京、上海等地尤甚,但上涨势头又并非仅局限于这些一线城市。在市场出现反复的情况下,一轮新的地产收紧调控政策可能正在酝酿。但如何收紧,目前还很难把握。


  因素三:影子银行
  作为对正规融资渠道的一种补充,影子银行有其存在发展的合理性,正在成为社会融资中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并在近期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力作用。然而,影子银行巨大的规模(2012年估计约20万亿元)和爆炸式的增长,却加剧了相关风险的累积,反过来影响了资金流动的稳定性,给宏观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数。近期炒得沸沸扬扬的华夏银行理财经理私售理财产品风波只是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冰山一角”。
  从去年12月开始,中央管理层已连续出台多项针对影子银行的法规,以加强对其的监管。因此,在稳增长的大环境下,影子银行还会继续发展,这就有可能会再次发生相关的信用事件,而监管措施也有可能进行过于严厉的收紧。一旦推测变成现实,短期内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会紧缩,经济增长的势头也会放缓。


  因素四:宏观刺激政策是否退出
  从过去三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国内的宏观政策放松时间很难超过两个季度。因为政策的放松往往会伴随通胀上行、房价上涨、物价提升、国进民退等不良现象,使得政策放松的空间受到挤压,不能放开。而物价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更容易带出问题,间接影响经济。
  即使按照较为温和的通胀预测,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数字在2013年年底也会突破3%。而房价上涨的压力估计还会更高,再加上目前的舆论环境也不利于刺激政策持续推出。因此,宏观宽松政策的空间可能在下半年就逐步收窄,令经济增长的动能减弱。到时,中国宏观形势在国内外刺激政策的推动下会如何演绎难以预料。


  因素五:美国量化宽松的退出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中旬的政策会议上,表示只要失业率维持在6.5%上方,就将维持近零利率的宽松态度不变。但从宏观预测来看,2013年美国的失业率无论如何也无法降到目标之下,加之通胀压力持续处于低位,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13年都不会退出。
  然而,货币政策不变并不意味着美联储正在进行的QE(量化宽松)不会退出。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QE的退出只是美联储不再向经济中注入更多的货币刺激政策,但并不是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
  同时,从去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的记录来看,有好几位委员认为QE的效果在减弱,成本也在上升,因此需要在2013年年底之前就结束QE。如此,下半年美联储QE的退出将会变成一个主导市场情绪的因素,带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的影响。


  因素六:日本“安倍经济学”
  安倍晋三再次出任首相,以“搞通货膨胀、搞财政赤字、搞货币贬值”三大政策,来刺激日本经济,这被称之为“安倍经济学”。如果日本经济能够因此走上持续复苏的道路,对中国经济也会带来拉动效应。
  然而这些政策也有负面效果,如果其他国家也随日本的脚步,竞争性地贬值本币,将给中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而日本货币政策加大放水,是否会通过输入性通胀的路径影响中国的物价,也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日本走马灯似的更换首相似乎已成为惯例。安培在上一次出任首相时,曾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不光彩的下台。这次的“安倍经济学”能否贯彻下去,本身就存在疑问。因此,日本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需要投资者关注的因素。


  当然,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不仅仅只是以上几个方面。欧债危机远未结束,各类负面消息还会见诸报端,只是风险程度已经大为下降,不会带来太多扰动;美国的财政悬崖危机还未解除,但美国政客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事情发生,相关的波折只是一个小插曲,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总得来说,2013将是中国经济温和复苏的一年,但这个路径不会太风顺,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警惕的态度都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