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收寄验视”形同虚设 亟需健全行业监管体系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零售行业研究员阮百欣认为,快递行业中“验视制度”的监管缺失正是这起“夺命快递”事故的主要原因。在2012年颁布的《关于进 一步加强快递企业收寄验视工作的通知》明确强调,“快递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确保将各类易燃烧性、易爆炸性、易腐蚀性等禁寄物品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用 户拒绝验视的,不予收寄”。收寄验视是快递企业收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法律法规对于该环节的监管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

2013 年11月27日,位于湖北熊兴化工有限公司职工杨某,经沙洋运通物流有限公司(圆通速递加盟公司),向山东潍坊某制药厂快递氟乙酸甲酯样品。快件从沙洋发 往山东潍坊后,在潍坊分拨中心发生泄漏,导致数人中毒、部分快件受到污染。12月23日,杨某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警方刑拘;同时,湖北省邮 政管理局依法吊销了沙洋运通物流有限公司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零售行业研究员阮百欣认为,快递行业中“验视制度” 的监管缺失正是这起“夺命快递”事故的主要原因。在2012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快递企业收寄验视工作的通知》明确强调,“快递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 定,确保将各类易燃烧性、易爆炸性、易腐蚀性等禁寄物品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用户拒绝验视的,不予收寄”。收寄验视是快递企业收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目 前法律法规对于该环节的监管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在管理和监督上存在漏洞。在交易环节,不法分子利用快递交易危险 假冒违法商品。如:利用快递配送危险品,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利用快递运输野生动物、毒品甚至枪支弹药等国家明令禁止的物品的现象;利用快递买卖 假冒商品,近些年,不法份子利用快递从事假冒产品的买卖活动越加频繁,对我国经济正常发展造成危害;利用快递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比如,快递被不法份子利用 贩卖毒品。

阮百欣认为,快递漏洞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管,行业并未对快递收寄件实行实名登记制度。(2)行 业准入壁垒低,行业竞争混乱。我国目前形成以国外快递、国有邮政快递和民营快递三大格局。其中,民营快递竞争无序、管理混乱,行业弊病最多。(3)顾客的 隐私要求导致的验货漏洞。现行法律虽对快递要求验货,但部分消费者认为收发件人的姓名身份、联系方式、收寄内容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拒绝快递人员的检验,导 致安全隐患加深。

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2013-2015中国快递业风险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中指出,要完善我国快递行业的监管 问题,一要健全行业法律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协作监管。二要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民营快递管理机制。通过调整快递产业结构,分级管理;提高产业准入壁垒,扶持 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做好信息统计,建立行业评价体系来实现。三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加强物流快递安全意识。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提高安全 防范意识。让顾客在寄送包裹时意识到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以及验视邮寄货物对于公共安全的重要性,配合快递公司的检查。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加快,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的推进,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快递服务将持续快速增长。健全行业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显得极为迫切,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