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改革的价值中性


        当代经济社会,各国都在努力搞创新,中国也一直在努力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在科技政策方面,各国都在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法律法规,鼓励发明创造。
  但是,就价值衡量来说,创造和破坏是一个并存相依的矛盾,创造就意味着同时在破坏,这叫做“不破不立”“吐故纳新”。当我们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时候,就是在同时破坏一个旧世界,而这个旧世界就是我们曾经创造的当初的新世界。
  过度片面地推崇创新,并不是一种合理的历史观念。正确的历史观应该是继承发展,应该是不割断历史,应该有不以新旧为判据的价值判断。否定过去的“吐故纳新”“厚今薄古”其实和“因循守旧”“厚古薄今”是一样的,都是走极端。社会历史的发展虽是人之行为结果,但有其规律和惯性,人为的推进创新改革和守成都不足取。
  单单从经济的角度讲,一味地搞创新同样并不能带来经济利益。新产品的研发成本往往非常之高,一旦开发出来,需要大量的重复的“旧”产品来摊销其研发成本。有些产品其开发周期本来就很长,等到开发成熟其实也就是个“老产品”。
  不仅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需要控制创新的步伐,去维护过去开发出来的的老产品,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企业推出一种新产品,如果成功往往会对一个产品市场甚至是一个行业市场造成冲击。例如IT产品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一批明星企业和新星企业家,但是也打死了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正如熊比特所说“一个企业家站起来,千万个企业家倒下去”。
  中国文字精深奥妙。和“创”组合的字不仅仅有“新”,还有“伤”,创新的同时往往就会带来创伤,甚至创伤是创新难以摆脱的影子,如影随形。如果伤得不轻,那就是“重创”了。
  在中国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年代,有句描写价值得与失的诗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如果说那时是一个新人笑只有一个或者几个旧人哭,那么,现代商品社会里,一个新兴的企业家的笑声里不知道要掩盖着多少陨落的昔日明星企业家的哭泣。笑声是正价值,哭声是负价值,除了对旧人哭声充耳不闻之外,才会一味地赞美和欣赏新人的笑语。
  创伤不仅是一个企业对同行的“杀他”式冲击,有时意味着“自杀”。有些企业推出新产品的速度过快,原有产品还没有在市场上立足形成并回收商业利润,就被自己推出的新一代产品打沉下去了。

        要想从社会层面判断一件事物的价值取向,只要看看众人的行为就可以了。大多数企业,如果不是所谓的知识产权法规的限制,基本上都是重生产轻研发的,这就说明,对创新研发的投入是被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视为“害”的,所以才要避害。
  实际上,这种高频度的新产品出台,创新企业的功成名就往往消费者承担了包含着大量研发费用的高价格的结果。整个社会也并没有从中得到经济效益,只是利用了喜新厌旧心态的企业自己赚了一笔。如果把所有被淘汰的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加和起来,其损失往往是巨量的。
  所谓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的库存积压,很多都是因为创新所致的老产品。有些产品创新的速度以致新的产品的生产线还没有建成就已经被叫停。
  事物是有元贞利亨发展周期的,商品也是如此,有一个资金的投入和回收的过程,投入的过程是创新,而回收过程就是守成,两者相辅相承,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就会是狗熊掰棒子,最后两手空空。
  创新被看作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举措,但是其损害企业竞争力的一面却常常被忽略。企业的竞争力是全方位的,比如营销管理,比如财务管理,并不是体现在创新这一个方面。如果一个企业在创新上投入太多速度太快,会直接影响其当下财务状况和当前产品的盈利水平市场竞争力。
  在国家层面,追求政策创新的政策红利的同时,必须注意政策变动对社会稳定性的冲击和破坏,必须考虑民众厌恶社会动荡追求安详和谐的心态。不能为变革而变革,不能随意否定历史。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打江山就是创新,坐江山就是守成。
  孟子曰,有恒产者方有恒心,这就话至今还被追求恒产推崇私有制的人挂在嘴边。孟子此言对于一个私有者而言,可以说是新旧承续历史观的充分体现,恒就是久,久通旧,“恒产”就是旧产,追求其恒定即是要守旧,而恒心所向是不断为己所有的新产,追求到手的新产还要想方设法让其所有权恒定下来,变成永久的旧产。没有一个私有者会嫌弃祖传的旧产和不动产,但也不拒绝日进斗金的新产。每一个旧有制度都有受益人群,受益人群都是守旧者。所以,那些打着改革旗号追求自己的恒产的人,其实也就是个借口罢了,一旦财产到手,立刻转为守旧,只有守旧才能够把到手的财产变为恒产。
  以往一个时期之内,维稳是一个高频的政治生活词语。如果一个社会的大多数都是对既有制度满意,则赞成维稳的就是多数,就不存在破坏稳定的社会性力量。但反过来如果创新与改革成为社会心态,只能说明多数人不认同既有制度,需要变革,此时维稳也就成了与民意向左的行为。
  新旧相对,祸福相依,变化只在不变之中。要想让创新与改革能够有所成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环境,还要有一个能守得住变革成果的制度保障,如果没有这个稳与旧,则新也将不复存在。

  把改革念成口头禅的人和整日沉浸在回忆怀旧之中的人都必须知道,这个物理世界上宇宙中,“存在”就是“旧”,在不断延伸的时间坐标轴上,只有历史和未来,没有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