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未来作用


 

 
    无人攻击机概念并不是这几年才出台的,但是把它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计划,并试图用
它取代部分有人战斗机作战任务的提法却是在海湾战争之后才提出的,而且近几年来越炒越
热,以至炒到了到今天在美国国防部的预研技术计划中享有了很高的优先权,以及洛克希
德·马丁、波音公司等已经与国防部预研计划局正式签订了无人攻击机研制合同的地步。如
今各设计方提出了不少颇具吸引力的无人攻击机设计方案。如用老龄的F-16改型的无人攻
击机、无尾形的无人攻击机、隐身的无人攻击机,以及JSF计划的无人攻击型等。
    至于未来攻击无人机是否能够替代有人战斗机和以何种形式替代有人战斗机的问题,正
是目前军事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支持的一方认为随着各种性能和设计布局的无人攻
击机的迅速发展和问世,到2025年时,有人战斗机机队战斗机的数量将会减少到现在的10
%,而且仅仅作为一种传统的战斗机或者高级的武器系统用于某些非常复杂的,在战斗中必
须要求始终有人在环内的战场环境下。而一些能自主飞行的智能型无人机攻击机,或由在某
一虚真实控制舱内由操纵人员操纵的无人机攻击机届时将加入战斗机的行列,执行一些相当
危险,但战斗环境可能并不十分复杂的作战任务。他们认为:这些无人机也能像有人战斗机
一样具有发射空空和空地武器的能力;因没有驾驶员对飞行过载的较大限制,攻击无人机可
进行进行高达二十几G过载的机动飞行;它们可被设计得具有非常好的隐身性能,能深入到
敌纵深区执行攻击任务;在需要时甚至能在20000米~24000米的高空进行长达30天或更
长时间的不间断飞行,以实现在战场上的迅速响应和快速出击。无人攻击机最突出的优点
是:由于能够不计及驾驶员在激战中的人员伤亡,能够在未来空防威胁程度日益增加的战场
环境中执行高危作战攻击任务。支持的一方还认为,未来战争可能会出现由现在的大规模集
成化作战方式越来越多地向以小股部队甚至单兵作战形式的转变,而无人攻击机与今天的
F-18、F-15和明天的F-22相比,是更适用于这种未来战争模式的攻击武器之一。
    对无人攻击机持部分否定和否定态度的专家们则认为,无人攻击机用于在高威胁环境下
执行攻击任务是有必要的,并支持将无人攻击机用于某些特殊的作战任务。但同时认为它们
无法取代传统的有人战斗机执行大部分战斗任务。其观点是:首先,如果大量的无人攻击机
在同一时间内使用,实现对它们的控制就非常困难。尤其是当它们在对无线电信号干扰十分
严重的战区上空执行作战任务时困难更大。另外,作为一种新型的、实用的和规模化的武器
装备,它们必须满足新时代对武器系统提出的高效费比要求和有充分的替代原有装备——有
人战斗机的优点。这对无人机来说似乎并非易事。因为无人攻击机除了不需要驾驶舱内的驾
驶员和能够减少驾驶员飞行训练所需要的费用之外,不仅也像有人战斗机一样需要从地面和
空中站点上发射或起飞,而且同样需要地面的维护和操纵(驾驶)人员。另外,这种新生武
器系统的发展完善比发展已经有成熟技术基础的有人战斗机并不省钱。其一次性采购费用至
少在近期内并不比所有的有人战斗机便宜。而且使用起来也未必能比有人战斗机节省很多人
力。因而,如果仅仅是出于可买得起的目的来选择无人攻击机的话,那就纯粹是凭空想象
了。更重要的是,无人攻击机的发展进度未必能保证它在2025年时达到真正的实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