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之才要深造,如果读EMBA,就要选择闷骚的学校


 将帅之才要深造,如果读EMBA,就要选“闷骚”的学校。

1、闷骚的学习风气

两年前决定读EMBA时,对清华、北大、复旦、港大、中大、香港中文等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在去年选择了复旦-台大。选择的标准很简单,复旦符合“闷骚”两个字(去年复旦大学EMBA项目十周年时,冯仑在台上演讲,两边的投影上微博滚动,居然三番五次滚动我的微博,微博的关键词就是“闷骚”)。

闷骚的学校,亲政府但远政治。不攻击不偏激,讲平和解决之道。闷骚的学校,学生会边谈恋爱边学习,以谈恋爱促学习。闷骚的学校,教授爱钱但更爱育人,不忘潜心治学,以育人为最崇高的事业。像王久辛老师特别推崇的《修辞学发凡》的作者陈望道先生就曾经是复旦的领导。

台湾大学的老校长傅斯年去世后其文脉和气脉都没断,校园里的傅钟不时敲打,“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小时是要思考的 ”。这样不盲从、思想独立,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亦具的学府自然不在“土豪”之列,亦属“闷骚”之范畴。

 

2、闷骚的管理学院

说到闷骚的管理学院,就不能不说到院长。张维迎教授离开北大,光滑管理学院(不好意思是“光华”)因大师的离开,教学质量有没有下降我不知道,但个人老感觉少了点“气”。而这种“气”我在复旦管理学院感受到了,在陆雄文院长身上感受到了。

闷骚的管理学院,不管几时你去看她的厕所,都“不骚”。既然是管理学院,如果管理学院的厕所都是骚气冲天的,那管理水平绝对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十月份和同事一起去某大学招聘飞翔管理培训生,那个大学也有管理学院,那个厕所臭的啊熏得你以为不是到了大学而是到了化粪池。我就告诉招聘的同事,这样的学校校长不称职就算了,学生也看不见闻不见,尽量少招。

“闷骚”的管理学院,不会说自己培养了多少当官的。2013年全球最佳商学院排名复旦管院蝉联大陆榜首。就连这样的消息,复旦管理学院都宣传的很少。

 

3、闷骚的教授

每个大学都有很多教授,但教授与教授不同。有的是“教书匠”式的教授,有的是有理论有实践有创造有涵养有信仰,像包季鸣教授就是这样的教授。他不仅在复旦当过教授,而且实际操盘过企业,做过CEO、也做过董事长,也实际操盘过项目运作,亲身参与企业从20亿到800亿的发展过程。这样牛的教授,低调、谦逊而且诲人不倦,真是闷骚教授的杰出代表——低调奢华有内涵。他讲的《企业领导力》那真不是吹的,没有听过不五体投地的。俺对领导力也有略微研究,虽自诩为“快乐领导力践行者”,但和包教授比起来,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还带拐弯的。今年能拿包教授《企业领导力》这门课的A,我想是他希望我像他那样去让更多人提高领导力水平,让企业经营管理更好玩而有趣吧。

 

4、闷骚的同学

向教授学习是一个方面,向同学学习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复旦-台大EMBA同学是学起来拼命的一群人。有生意做得很大还能几乎花一半时间以上做慈善的慈善家,有做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的影片拿了金马奖,有年近花甲还在锐意进取、四处虚心求教的老大哥,有只交了一个人的学费却带了孩子来胎教的股权投资人……小组作业讨论到凌晨两三点后大家睡觉了,参与设计台湾101大厦的同学通宵美化了第二天要汇报的PPT……凡是经手,必是最高水准,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氛围,没有人炫富、没有人耍酷,老老实实学习再深造,除了课堂还有每月自发组织的读书会,还有到同学企业实地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