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
黄山奇石 |
||
科目 |
语文 |
年级 |
二年级 |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
||
学习者分析 |
在本案例中,设 |
||
教学目标 |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及想象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 3.展开丰富的想象,能简要讲述或简单画出。 |
||
二、过程与方法 1. 1.通过学习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观察、想象、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2.通过课后办小报,初步培养学生搜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
三、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良好习惯。 2.感受黄山奇石的美,培养学生初步审美意识。 |
|||
教学重点、难点 |
1.2、3、4自然段的四块奇石 2.理解“陡峭”“翻滚的云海”“金光闪闪”等词语和掌握四块奇 |
||
教学资源 |
教学挂图 生字词语卡片 |
||
|
教学过程 |
||
教学活动1 |
1.导入新课
观看录像,揭示“奇” 师:(播放介绍黄山风景录像片断。)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
||
教学活动2 |
初读课文,感受“奇” 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记号,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 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 |
||
教学活动3 |
品读探”奇” 1、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块奇石“猴子观海”(点出“猴子观海”图),哪块石头像猴子?(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猴子在干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这块石头的呢?(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读,教师点出课件出示句子: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课文这几句话,写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一下。 3、“猴子观海”有趣,“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点击课件,播放”仙人指路”图及相关文字:远远望去,它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出手臂指向前方。) 自由读这几句话,谁来学做一下这块石头的样子。 4、同学们假如你在黄山游玩,山路一转,突然看到远处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这样的石头,你会觉得怎样? 5、谢谢各位小仙人。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猴子观海的石头,高高的山峰上有一位仙人在指路。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一段话读一读。 |
||
教学活动4 |
观图联想,写“奇” 1、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点击课件,播放“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2、课文是怎样写这两块石头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课文第3段)你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
||
教学活动5 |
读画诵说,赞“奇” 1、能让你们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是作者笔下的“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可见黄山奇石是多么不同寻常,多么神奇。来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读这段话,如果你朗读比较好,就用感情朗读,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画画比较好,就用简笔画画出它们的神奇; 如果你记性比较好,就用书上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话说出它们的神奇。 2、看了,听了你们表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理解了黄山奇石的奇特之处。 |
||
教学活动6 |
课堂总结。 同学们,谁愿意把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
||
教学活动7 |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放学回家以后,查找一下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为自己设计一条游览黄山的导游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