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该如何治理外储堵塞症的?


中国该如何治理外储堵塞症的?

外储被当作财宝,给恭恭敬敬的供起来,这种状况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大致是对的。可我们历来缺乏灵敏预见与灵活反应的老毛病,使我们在麻木不仁之中一直又耽搁了大约二十年,这才使我们来到了今天这种守着外储发愁的荒唐局面。如今,我们买下的美国债虽然并非是我们外储总额的大头,但其巨额的规模已令国人在惊吓之余倍感忧虑、愤慨与惊骇。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的高歌猛进势头早已戛然而止,而我们这一时找不到北的出口型经济,也只能持续在低迷中徘徊。这一态势与投资拉动无法再一意孤行的大幅增长,共同致使国民实际收入增长的趋势性停滞。万民在囊中羞涩的同时,还得应付生活物价指数毫无顾忌的,照例单边上涨并倍受脸皮比城墙还要厚的高房价的折磨。通胀使民众手边的人民币不停的发毛,而这张在生活现实中极不争气的毛票,它的价值居然还在满世界荒唐的乱涨。令人笑不出来的是,我们的国民经济与代表国民财富的外储资产通过勤勤恳恳数十年的运作,到头来却患上了这个巨大而可怖的肿瘤,它让该长的部位就是不长,而不该长的部位它却又疯长。国民财富在这一大背景下,让留在国民手上的价值却越来越少,但却让标记在华尔街债券市场显示牌上的价值却越记越多。这样击鼓传花式地发展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中国民众的实物购买力会越来越弱,而政府与资本对西方资产的购买力却越来越强。但与此同时,西方却正在开足了马力,猛印代表它们资产标志的各种货币,这一内外夹攻的状况已经够中国人受的了。

调结构以改善出口拉动型结构所造成的弊端,打破盲目生产格局以破解境内产能过剩,需要拆分过高的外汇储备与化解海外债权风险,这需在以下方面多管齐下,方能触及问题的实质而最终奏效。

1.强行结汇制度的废止,以外储民间化洞开方便之门。

2.外汇管制的全面修订以及鼓励购汇办法的实行。

3.对外投资限制的彻底打破,以鼓励企业走出去并有序的开展由政府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的对外投资。

4.投资金融领域限制的打破,让投资领域的兑换业务呈现登记管理及出入境服务状态,并拓通境内外投资的互通与便利。

5.出口退税制度的分类分阶段废止。当然,这一制度创新还需伴随着关税制度的进一步革命。

6.进出口信用及贷款办法要从只鼓励出口的单边模式,转变到鼓励境内外流通、生产及技术以及生产创新的全新模式上来,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中国经济健康的劳动生产率。

7.非消费类进口税收及申报管制应大幅度减免与简化。

8.非贸易海外金融的担保办法的出台,从而促进境内外投融资的充分活跃,进而有效分流外汇占款。

9.开发、建设行业海外业务的金融与政策支持应予大力拓展空间并在实施中鼓励购置国有或企业海外资产。

10.服务业海外投资管理及支持。

11.海外个人营生鼓励与税收优惠办法的推出。

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一是产能过剩,实质是盲目出口的生产系统过剩与盲目逐利的市场之手对上帝权力的窃取过度。二是管制过于死板,比如前述所涉及到的十一大卡死外汇在境内外的贸易性、生产性与投资性的自由流通。

我国的外汇领域实际上是一个未能参加到改革开放中来的封闭领域,给它补课有待于敲开它那早已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外汇管理思维模式。

中国早就该对那些因固步自封而造成国民经济痼疾深重的境内外管制领域实施外科手术,以便为愚不可及的外储火山口输入一股缓解爆炸的清风。

 

老夏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