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女生——不要太“随便”(10月30日)


男生女生——不要太“随便”(10月30日

 

关键词:生活  广告  随便  心理分析  两性

 

纽约马里斯特舆情调研所以电话采访方式调查成年公民,票选出最令人反感的词,“随便”(whatever)、“你知道”(you know)等常用词名列前茅。无论受访者的种族、性别、年龄、收入、地域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多大差异,近一半的人表示最讨厌别人用“随便”一词来回应自己的讲话,认为这不可接受。

“随便”这个词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之高,恐怕并不亚于美国。今天吃什么?“随便”;今天有什么安排?“随便”;事情怎么办?“随便”……;到哪家餐馆吃饭?“随便”;点哪些菜?“随便”......甚至有的饭店还因此而开发了一道名为“随便”的菜式,专门用来应付“随便”之人。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对“随便”深恶痛绝,他们认为,这个词透出一种漠然。但在中国情况却截然不同,“随便”不仅没有遭遇被人厌弃的命运,反倒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某著名品牌的巧克力广告所描述的就是对这种形象的生动展示。在广告的开始版本,图书明明到了却“说了还没到”,让男主人公屡次空跑,只是留下了男生送来的巧克力。广告的升级版本更是过份,分享其男朋友的巧克力的就不单纯是自己,还有自己的几个闺蜜了,而那更多的被女生们看来是“努力得到亲友团的首肯”。

在理性的男生看来,却是无底洞。让人匪夷所思却又感觉必然的是——巧克力的新广告换了男主人公。也不知道前边的那个是被某个闺蜜抢跑了,还是受不了女生的无理要求而移情别恋了。

 

那个巧克力品牌的新广告,剧情大约是男主人公去参加哥们之间的聚会,邀请女生同去,女生不去,却让男生“随便”。

男生走了之后,女生发现自己没有巧克力吃了,给男生打电话“你真去啦”,男生答“你不是说随便吗”,女生有点泄气地说“那就随便吧”,男生“呃”,女生很快地说“那就带巧克力回来吧”,男生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拿着巧克力回到女生身边。

大约即使把“随便”挂在嘴边的女生是让人有需要被呵护的感觉,但从男生的角度,在让人感觉到可爱的同时,也会有让人在欲罢不能之中纠结、迷失、并最终难免被放弃的感觉。

 

有调查显示,随便成为在两性交往之中,男人最厌恶的一个词。因为在女生口中说出的“随便”,意味着对相应的男生无所谓的态度,那种可有可无的感觉,不仅会让男生在内心感觉迷茫,而且会在情感上带来伤害的。

意绝、敷衍、信任、无所谓、不耐烦、在不同的语境之中,这“随便”二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在对方所感受到的也不同。我们不是一定要追求最高程度的精确,毕竟生活不是单纯理性的,不是全然计算好了的,而越多的随兴,更多的朦胧,更多的理解,会给生活带来更为斑驳的色彩。

男女之间,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很多人猜不透女生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会由于误解而造成难以复原的伤害。其实很多时候,连女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随便”的时候,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到底是什么。却在最终让自己所钟爱的以及钟爱自己的,难以跟自己走到一起。

 

“随便”或许是一种谦逊的美德,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但处处“随便”,却也折射了某些人没有主见、乐于盲从甚至是虚伪的缺点。能“随便”时且“随便”,不愿或不敢主动发表意见拿主意,已成明哲保身的常态。“随便”丧失了决定权,也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恐怕才是热衷于把“随便”挂在嘴边上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在随便之中,或者是无所谓的冷漠,或者是朝令夕改之类的善变,或者是基于冲动的率性而为,或者是缺乏原则与立场,更多的是不成熟、难以承担责任的意思。

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都不要太“随便”。不要随便发表观点,不要随便做出决策,不要在不经意之间误入歧途,更不要用“随便”树立负面形象。

 

贾春宝

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