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行倒逼转型


  8月经济数据公布,很多市场人士觉得心里压着的石头总算落地了,持续下行的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世界各大银行及预测机构甚至一反常态,开始调高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

  照理说,中国经济开始回暖是好事,被被人夸奖心里也是觉得美滋滋的。但是,中国经济是否真的企稳回升,不能仅凭一些简单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被西方世界首推为各项经济数据之首的GDP,在中国官方统计原本就不会准确,中国地域广阔,情况复杂,GDP每年居然能按时进行修正,这无疑于自欺欺人,更遑论反映真实的经济情况了。

  从中国目前的实体经济情况来看,显然并没有出现可观的经济复苏迹象。事实上,无论在东部发达地区,还是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实体经济的萎靡状态都是普遍存在的,大批企业因融资环境严酷、地方赋税太重、成本大涨等原因不是想关门就是想撤离。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调问题。即便中央推出了多轮支持政策,也只能应对短期困难,而不能解决结构问题和长期性问题,市场反而因眼前的繁荣假象而将真实问题掩盖起来了。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经济下行并非坏事,这能够将隐藏的问题暴露出来,倒逼经济结构转型。

  在世界范围内,柯达、索尼、IBM、福特等都曾经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但如今都没落了。如此优秀的企业都存在问题,都有被淘汰的可能,这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的规律的影响。换言之,时代在发生改变,市场也会跟着出现变化,这样就会暴露一个企业或一国经济原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协调的地方,如果不能顺应这种要求做出调整或转型,而是迷恋过去的模式,那么只能让问题累积,越来越尖锐,最终决堤。

  因此,当别人在挑毛病、在唱衰的时候,或许他是有恶意的成分,但如果自身真的没有问题,他是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将谎言编造圆满的。穷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人家稍微说他一点就会恼怒,为什么?不自信。同样,一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本身没有自信,数据看好心里就很高兴,数据一旦滑落就很是慌张了;反之,如果对经济发展充满了信心,只要符合市场规律,无论是发展速度快还是有下行趋势,都不会受到旁人的言语影响。

  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演讲,他强调中国经济虽运行平稳,但问题还很多,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已经失效,改革与转型才是当务之急。从企业角度而言,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增长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下行导致各类问题凸显,这有助于企业认真思考战略转型的有效路径,是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还是从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等。

  有一个概念叫做“创造性破坏”,即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结构。当然,没有谁会自觉地去革命,只有当外部环境快摧毁它的时候才会做下努力。中国经济下行正催生了这样一种具有威胁性质的外部环境,此时不进行革新转型,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