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有人评论我的文章以说文解字为主,我想想说的很多,确实是这样,从个体的字义上来解读某个主要的意思,我想,我的方法是有正确性的。
今天我想来解读下《计划生育法》的某条。
计划生育法: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按我说文解字的角度来看,我认为逻辑顺序上是存在错误的。
经济与社会是动态的,资源与环境是固态的。
人口,当然是人民自己了,我的看法来看,人口是主体;那么,经济与社会是要适应人口的发展,而不是要人口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逻辑错误直接导致我们整个社会群体认知的错误。
经济与社会本来就是人所构成的,他们只是一种形式,他们这种形式是可以变动的,是可以构造的。以一种构造好的模式来让人口去适应这样的状态,至少是不够明智的。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从没有认真的考虑过我们社会的人应当如何的更好的生存。
在一种最原始的状态下,迫于自然的压力,人们会群居而生或分散居住。
尊重并保持人生存的一种状态,我想这是对人生存的尊重。
也许我们所一直倡导的现代化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也许我们可以向往,但是希望我们人类不急功近利。在没有足够的物质财富的时候,在人们还需要解决温饱的时候,现代化只是一种构想,过早的生活在构想里也许并不是一件成功的事情。
我想,这样的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我想同大家一起探讨;我想说的是从简单的生存角度出发来解读我们整个人类的生存方式。
举个例子:
在自然的状态下,青藏高原的人们自然的散居与高原各处;这是人适应与自然的一种表现,这种方式应当来讲是适合人生存发展的。我们现在将散居的人们聚集起来,过群居的生活,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财富来支撑消耗的话,现代化的生活是垂手可得的;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富来支撑,也许会有混乱的局面出现。
不是说现代化就可以给人带来幸福的生活,不受寒冷炎热的侵袭,现代化可以带给我们这些;但作为人类生存而言,现代化需要足够的物质财富,物质消耗的支撑;也许我们的社会一直要现代化,所以感觉到物质财富的供给不足够,所以才希望人口减少些会更好的实现现代化,所以才计划生育。
我所对以实现现代化而计划生育的方式的评价只能是“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如果我们尊重人的生存方式,不以现代化的生活标准来衡量整个人类的生存的话,取消以现代化来衡量我们生活水准的高低,让人们充分的没有压力的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来享受自己的生活。
最终是一种什么样的道理?不以想当然的某种生活方式来要求人们该怎么生活。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