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战,政府笑开颜


  2012年8月,通货膨胀的阴影还没有散去,中国经济笼罩在难见曙光的风雨凄迷中,投资?出口?消费?每条路都似乎难以走通,经济衰退的脚步紧逼上来。

  为了扩大消费,政府绞尽脑汁。今年5月份,我国确立了“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的方略,启动了促进家电消费计划。5月25日,国家相关部门印发了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等五大类节能家电产品推广实施细则,其中,定速空调和变频空调一二级能效产品每台最低补贴180元、最高补贴400元,液晶电视每台补贴100~350元、等离子电视补贴250~400元。节能惠民补贴期限自今年6月1日起实施,至明年5月31日结束。

  此举被认为是提振市场信心的新政,将刺激家电消费,激发出新的市场动力,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都欢喜雀跃,准备开启“节能新生活”。各大卖场节能家电一度风光无限,都被贴上“领袖榜”的标签。

  政府准备拿出265亿元补助,这265亿元是财政经费,说白了是用全体纳税人的钱补贴少数人,虽然不公平,也实属无奈之举。刺激经济增长都是以钱生钱,舍不得孩子套不住儿狼。据估算,265亿元的补贴将拉动近3000亿元的家电销售。

  可是,市场的反应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美妙。以6月份数据为例。彩电销量为265万台,同比下降1.7%;空调销量为622万台,同比下滑了8%;冰箱销量为609万台,同比下滑了10%;洗衣机销量为202万台,同比下滑了12%,消费依然不振。

  正当政府一筹莫展,经济学人怨天忧人又无良策之计,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先生登高一呼,发动了家电促销战。与电商的折扣相比,政府的那点补贴是小巫见大巫。京东宣称所有大家电,不管是节能的还是不节能的,全部三年内零毛利,所有大家电保证比苏宁线下连锁店便宜至少10%。苏宁易购针锋相对,表示将积极应战,线上线下都要比京东便宜5%。国美不约自来,表示线上线下所有的产品都会低于京东。

  原来智慧真的在民间,这三家的折扣如果折算成政府补贴,覆盖了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各个档次,政府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做到了。三家电商被网友称为当代“活雷锋”,有这样的“活雷锋”,消费哪有启动不了的道理。

  8月15日,京东、苏宁、国美如约开打,掀起了号称史上最惨烈的“三国战”,库巴、当当被动跟进。各大电商既让又送的广告铺天盖地、酷炫夺目,消费者的心早被挑动得不能自持,会上网的、不会上网的都争相从网上下单,造成电商网站一度拥堵难以打开。

  久违了的抢购之风终于在网上再现,许多货品被抢购一空。有好事者8月16日作了初步统计,京东缺货率达29.63%,苏宁缺货率达11.12%。京东宣称,京东在20分钟的时间内,就有了5千万的订单;苏宁易购也不示弱,说8月16日订单和交易额较14日增长8倍。

  为了应对此次商战,每家电商备足了弹药。7月份苏宁电器就定向增发融资47亿元,8月份又宣布发行80亿元公司债的融资计划。国美卖地筹款近60亿元。京东称,获得了股东的力挺,并列出今日资本、雄牛资本、KPCB、红杉、老虎基金、DST等股东的名单,还说高瓴资本抗议没算上他。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京东引进的都是外国资本,这等于是把外国人的钱引进来补贴国人消费,一时惊叹刘强东真乃“民族英雄”。

  当然,他们都不是为当“民族英雄”而来,而是为了通过短期搏杀获得长远利益。刘强东发起价格战,是希望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到网上购买,他的底气来自于电商成本比实体店低。他瞄准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龙头苏宁电器,以小搏大争上位。可是苏宁、国美毕竟是行业大佬,当年他们就是以大卖场挑战大商场,以价格优势取得了成功,他们的实体店已遍布全国,对于价格大战一点也不陌生。

  如今的京美苏“三国战”已经是一团混战,京东发誓要比苏宁价格低,苏宁和国美发誓要比京东价格便宜,如此家电价格进入了一个死循环,究竟谁比谁价格更低,消费者已经搞不清楚。

  不过厂家已经帮他们解了围,厂家供应给各大卖家的产品,即使同一产品也是不同型号,让消费者无法比较价格,但是可以搞清楚的是,家电的价格确实比以前便宜多了;也可以搞清楚的是,电商大战是行业的重新洗牌,是电商模式对大卖场模式的一次挑战,不管今后是南霸天当老大,还是北霸天当老大,真正受惠的是消费者。

  在电商大战中,节能家电政府补助已经悄无声息,有没有这样的政策已经无关紧要。可以预见,8月份的家电销售将会大幅度增长,这比政府补助的效果要好至少十倍以上,促进消费的难题被电商轻易化解。电商们的行为就如同一沐春风,让死气沉沉的消费市场顿时焕发生机。

  有人担心,电商大战是不是恶性竞争?会不会导致垄断?根本不用担心,零售行业是完全放开的自由竞争行业,进入行业很容易,做好行业却很难,电商们比拚的是自己的管理和效率。

  尽情地打吧,让价格大战来得更猛烈些。只要电商们不冲到对方店里打砸抢,政府是不会管的。电商们只是在为争夺市场份额而战,他们不会真的“战斗到底”,很快就会偃旗息鼓,毕竟赚钱才是真目的。

  对于电商大战,我们不妨作一个有趣的设想,假如房地产商也来一次房价大战,又何愁房价不降?又何愁经济不增长?可惜,房地产商铁板一块、死水一潭,这才是市场经济最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