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需要能源战略的有效支持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需要能源战略的有效支持

从历史来看,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工业、能源是一体的,煤炭支撑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工厂”,石油创造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崛起的神话。可见,能源是工业发展乃至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因而,美国再工业化的有效推行,就必须考虑能源这一重要因素。

1.美国再工业化需要巨大的能源消耗

新古典经济学明确把能源纳入生产函数中,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lgas)的标准公式为:

式中,Y为产量,K为资本,L为劳动力,E为一次能源使用,A为一国经济总要素生产率,α、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t为时间。该式表明,国家经济的增长需要能源的支撑。从1820开始的现代文明历史来看,18202000年,全球经济增长与一次能源消耗增长的关系为1:0.6~1:0.8,就平均效果而言,全球经济增长与一次能源增长基本同步。[1]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大致遵循这个规律,见下表。

美国历年GDP和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单位:10亿美元;千兆Btu

 

195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7

2008

2009

2010

GDP

2004.2

4266.3

5834.0

8027.1

11216.4

13206.4

13161.9

12703.1

13088.0

能源消耗总量

34.6

67.8

78.1

84.5

98.8

101.4

99.3

94.5

97.8

.数据来源: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BEA)http://www.bea.gov/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http://www.eia.gov/

注:其中GDP值是以2005年为基期的;能源消耗是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五个方面的消耗总和。

二战后,美国发起了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美国GDP19502万亿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4万多亿美元,增加了112.9%,相应地,美国能源消耗从34.6千兆Btu增加到67.8千兆Btu,增加了96.0%。可见,此期间美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的关系约为1:0.85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美国推行了一个“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过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重点发展服务业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导致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1.3%大幅度下降为2007年的11.7%,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长期高达70%左右。而服务业相对制造业而言,是低能耗产业。同时,美国为了国家能源安全,也在定期提高空调、冰箱等家电的能耗控制标准,积极进行能源技术创新,如采用绿色制造技术、推出节能小汽车等,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为此,美国GDP19805万多亿美元增加到200713万多亿美元,增加了126.4%,而此期间的能源消耗只增加29.8%,相应的美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之间的关系为1:0.24,美国在这期间单位GDP能耗大幅度降低。

然而,过低的制造业比重是无法长期支撑庞大的虚拟经济体系的,因而,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这导致20082009年美国GDP相继减少,美国能源消耗也从2007年的101.4千兆Btu减少到2009年的94.5千兆Btu。不过,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和实行,2010年美国GDP相对2009年增加了3.0%,相应地,2010年能源消耗也比上一年增加了3.5%

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美国再工业化的推行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美国能源消耗也必将相应增加。EIA预测,美国能源消耗在20092035年,年均以0.7%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能源消耗总量为114.2千兆Btu,其中工业部门增加最大,为7.2千兆Btu。现在美国已是全球人均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今后能源消耗的持续增加,意味着美国再工业化进程需要巨大的能源消耗支撑。

2.美国再工业化需要能源产业革命来提供支持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债务高筑,国内资金匮乏,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明。因而,美国制造业体系的重振只能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渐进式重振模式,这也决定了美国再工业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渐进式重振模式需要选取某一或某些先导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复苏的切入点,来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而新能源[2]产业就能承担这一重任。新能源产业具有技术进步快、成长性好、市场需求强劲和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适合做先导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更是时代的客观需要,现在人类石油时代的巅峰已经来临,能源问题已成为21世纪的首要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进行新能源产业革命。[3]新能源产业革命意味着要推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化,从而使新能源产业就像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产业一样迅猛发展,成为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一大批相关制造业快速发展。可见,美国再工业化需要以新能源产业革命为突破口,来逐渐带动整个制造业体系的重振。

为此,美国再工业化离不开能源战略的有力支持,只有通过有效的能源战略,来确保能源独立,为美国再工业化提供长期稳定的、价格合适的能源消耗保障。在历史上这也是美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二战后美国政策议题最关心的问题是石油安全、资源介入和源源不断且价格合理的原油供应,这是现代帝国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更需要利用能源战略来推进能源产业革命,为国家制造业体系提供可行的重振方式。

 



[1] 刘汉元,刘建生.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44-45.

[2] 现代意义上的新能源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非常规不可再生能源,如页岩气、油页岩、可燃冰等;二是在新技术下对常规化石能源改变开采方法以及经加工后使用的能源,如煤的液化清洁利用;三是指目前尚末推广大量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潮汐能、温差能、波浪能和废弃物能等。(王桂兰.能源战略与和平崛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9.

[3] 刘汉元,刘建生.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