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火箭,抗旱保民


陕西中天火箭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是在该院原41所四凯实业总公司基础上经过改制,资源优势整合而组建的高科技企业。现有员工118名,其中博士学历人员1名,硕士学历人员8名,本科学历人员39名,高级工程师25名,研究员5名。公司以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作为强大的技术后盾,充分发挥航天科技的技术优势,以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为主,兼顾新材料、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大力发展“军转民”项目,成功地开发了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钨渗铜特种合金高压触头材料及高密度合金材料、模型火箭系列产品和发射系统。通过多年的运作和规范化管理,公司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其中增雨防雹火箭已成为国内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业工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特种材料产品行销全国各地,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模型火箭系列产品填补了我国航天模型的一项空白,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及地方航模科普及比赛的专用指定器材,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公司在大力发展现有产品的同时,还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研制开发,探空火箭、架线火箭、森林灭火弹、TWR01型机动近程天气识别雷达等项目相继开发成功,并得到实际应用。每年投入新产品开发的费用占企业总收入的10%以上。 

火箭弹的市场“威力”

增雨防雹火箭弹,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企业重点技术开发项目”和“国家重点企业军转民技术开发项目”,曾获得两项国防专利。

作为一家以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为主,兼顾新材料、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方面研究的公司,中天火箭公司自1992年成功开发出增雨防雹火箭弹和发射系统后,借助军转民这个坚强的技术后盾,通过多年的规范化管理,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其中增雨防雹火箭弹已成为国内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作业工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今年春节前后,中天火箭公司向全国各地发送增雨防雹火箭弹5000多枚。公司的广大职工加班加点,确保完成了生产任务,并随产品派出销售和技术人员到用户当地,认真对产品进行检测、维护,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中进行技术指导。

在打完这场漂亮的“闪电战”后,该公司总经理陈光学自信心更足了,他说:“我们有信心在继去年完成销售收入1.2亿元的基础上,在今年完成1.55亿元的新目标。”

一直以来,该公司在军转民项目上花费了大力气,对火箭弹不断进行升级换代。十几年来,增雨防雹火箭弹已开发出系列产品,最高能打到1万米的高空,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在使用该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70%。

公司不断地进行新产品研制开发,每年投入新产品开发的费用达企业总收入的10%以上。目前,该公司成功开发了探空火箭、架线火箭、森林灭火弹、天气识别雷达等产品,并相继投入市场,火箭弹年产量达5万发。

探测气象 呼风唤雨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我国还是世界上缺水国家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此,进行气象探测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开发云水资源,在我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去年,中天火箭公司和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合作承担的“低空探空气象火箭”项目通过验收,中科院和上海气象局组成的专家组评价其为“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低空探空气象火箭是适应国家海洋气象探测的需求研发的,主要用于测量海洋大气边界层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参数并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在集团公司和四院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近年来充分利用增雨防雹火箭的成熟技术,在气象探测领域开拓市场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国家海洋中心和有关政府部门也对此给予肯定和赞许。

据悉,我国有关部门已计划用中天火箭公司生产的气象探测火箭取代进口火箭,为我国海洋船只进行气象探测提供服务。

人工影响天气是千百年来人类的夙愿,也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和应用技术。中天火箭公司以航天科技作为强大的技术后盾,充分发挥航天科技的技术优势,在我国抗旱、防灾、减灾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服务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航天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