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洗钱丑闻暴监管巨大漏洞


  本月16日,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发布报告,指认汇丰银行没有能够阻止关联墨西哥贩毒团伙的账户洗钱、与关联“基地”组织的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汇丰银行首席合规官戴维·巴格利承认汇丰银行沦为一些贩毒团伙和恐怖组织洗钱的工具,“让人失望”,随即宣布引咎辞职。

  汇丰银行作为欧洲最大金融机构,去年净利润为168亿美元,其美国分支可列入全美十大银行。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全球如此知名的金融企业竟然沦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和平台。而且,洗钱数目之大、时间之长、地域之广令人震惊。汇丰银行仅从墨西哥分支机构向美国分支转移贩毒团伙利润70亿美元现金。仅从近几年看,汇丰涉嫌洗钱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 911” 调查委员会报告披露的情况,长达8年之久。北美、苏丹、中东、印度、香港、日本等都有其丑闻气味,几乎遍布全球,地域非常之广。

  当然,这次汇丰被美国参议院调查后,可能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从经济利益上看,其可能面临高达10亿美元的和解金;从业务上看,美国有参议员指出应撤销汇丰美国的牌照;还“迫使”其将合规部门的全球支出增加一倍;汇丰全球机构受洗钱丑闻影响,可能面临较大整合,比如:汇丰高管已经许诺关闭开曼群岛机构等。

  汇丰银行损失更大的是信誉、声誉。金融企业说到底是做信用生意的。信誉、声誉、信用对一个金融机构来说比生命还要重要。一旦因为丑闻使得信誉尽失,声誉扫地,信用全无,那么,比其业务上遭受一点利益损失要严重的多。汇丰银行洗钱丑闻对其打击超过任何事件。

  汇丰银行包括近期发生的巴克莱银行因操纵伦敦银行间利率已经支付了约4.5亿美元罚金丑闻,荷兰国际集团帮助伊朗和古巴企业转移资金而违规,并与美国当局以约6.2亿美元罚金达成和解丑闻,以及高盛集团欺诈和摩根大通银行巨亏事件丑闻等,近期全球大型银行频频爆出丑闻给我们带来的最主要思考是监管问题。

  从国际视野看,在企业包括金融企业全球化步伐加快情况下,而全球范围内的监管步伐却跟不上。一个企业包括金融企业在全球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从事各种业务,特别是利用全球分支机构进行关联交易,钻各国监管漏洞时,就给监管上提出了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监管不力造成的,痛定思痛成立了G20组织,但是,最终由于各国利益诉求不一致,也没有能够很好发挥作用。多家金融机构丑闻告诫我们,全球性监管再也不能因为各国利益诉求分歧而继续松懈下去了。

  在具体监管上,汇丰银行内部合规部门固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各国监管机构的监管哪里去了?作为监管机构的美国货币监理局因多年来“容忍”汇丰对洗钱控制不利而接受参议员问责,那么,其他国家呢?

  汇丰银行洗钱丑闻对各国金融监管也是巨大警示,特别是超大型金融机构密集的中国。汇丰银行首席合规官戴维·巴格利巴格利辩解,汇丰分支机构众多且均设有合规部门,他难以兼顾所有分支。虽然是辩解,但也是实情。中国许多金融机构比如四家国有控股大型银行有着类似的情况,分支机构多、人员多,给监管带来困难,其内部究竟存在何种风险,只依靠总部眼睛是看不到、也看不清的。许多隐患往往暴露出现了才知道,许多隐患既是被分支机构隐瞒、拖延,把小病拖成大病,也只能等到暴露出来才知道。汇丰银行丑闻给中国大型金融机构提出了如何监管分支机构,确保分支机构不发生风险的问题。同时,监管部门对于大型金融机构监管上也存在一定困难,都需要从汇丰银行洗钱丑闻中汲取教训,完善自己。

  总之,汇丰银行洗钱丑闻像一面镜子,照着各国包括中国,一刻也不能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必须尽快完善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