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林:谨防美女经济中的三聚氰胺
最近几年,在中国大地上括起了一股股美丽的旋风。世界小姐、环球小姐、国际小姐、中华小姐、亚洲小姐、华裔小姐、丝绸之路国际模特、新丝路中国模特等等选美大赛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围绕着选美,一场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的活动随之展开,这种以美女为介质的经济活动叫做美女经济。
美女之所以有经济价值,是因为她的美在激荡着你,感召着你。一经激荡和感召,与美女有关的一切活动都将价值倍增,这种倍增的价值正是美女经济赖以发展的关键,也是各个行业围绕美女竞相追逐的财富空间。
产品经由美女展示,可以得到无数的订单;企业经由美女代言,可以迅速提升品牌形象;报刊经由美女做封面,可以引来大批的读者;电视经由美女登场,可以吸引无数的眼球;甚至在办公室,经由美女为伴,工作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这就是美女的魅力所在。
美女经济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迅速提升行业的价值。在当代的产业中,还有哪个行业能同美女经济相媲美,只有信息产业与之有一比。信息技术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技术,经由信息技术渗透后,所有的行业都价值倍增。美女就如同信息技术一样,具有普适性和普惠性。美女越美,行业的增加值越高,说明美女也是有价的。美女是战斗力,也是生产力。
选美是美女经济中的登峰之作,通过选美活动,把大众公认的最美的美女选拔出来。围绕着选美,一个复杂的产业链就开始形成了。
首先要获得选美活动的举办权,需要付承办费;接着需要寻找赞助商,要有赞助费;需要寻找广告商,要有广告费;有的还需要美女交报名费、培训费;美女要精心准备服装,有服装设计制作费;美女要化妆,有化妆费;还需要设计师、摄影师、化妆师、评委等等,一批就业岗位也应运而生。这还没完,美女选出来后,还有一系列的后期包装和运作。
有的国家和地区把选美当成战略产业来培育,比较有名的是南美国家,这些国家工业不发达,但是美女经济异常活跃,选美被当作“软工业”。白俄罗斯把美女当成战略资源,有限制美女出国之说。俄罗斯的美女相当有名,据说许多到俄罗斯去的游客是为了去看美女。
我国的三亚市把美女当成经营城市的重要举措,每年都要花巨资承办选美比赛,选美已成为三亚市的一张靓丽名片。据统计,三亚市每举办一次世界小姐比赛,相当于做了1.2亿元的广告。全球有160多个国家20亿观众收看决赛盛况,对三亚的宣传效果极其巨大,由此带动的旅游收入更是不可估量。
今年的7月气温节节升高,与酷暑的热度一样,选美比赛也是热度非凡,各大选美机构开始竞相选美。国人本想在美女的争芳斗艳之中,消消暑气,享受一下惊艳的美丽,可是从各大赛区传来的消息却相当失望。
先是国际小姐重庆赛区前三甲刚出炉就遭网友吐槽,接着山东选美小姐被狂批是“人妖”,两个赛事的争议还未平息,“环球小姐”海南赛区的冠、亚、季军又被认为“不美”。有网友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观了,他们说:究竟是我的审美观变了,还是世界的审美观变了。
世界的审美观没有变了,唯一变化的是选美环节掺入了三聚氰胺。掺入三聚氰胺的牛奶,虽然还是牛奶,但是蛋白质的含量大打折扣;掺入三聚氰胺的选美,虽然还是选美,但是美丽的程度也大打折扣。
俗话说,行有行规,道有道法,这选美怎么就被掺入了三聚氰胺呢?这年头只要哪个行业能赚到钱,想赚钱的企业一定会一起去做烂它,光伏产业是这样,节能产业是这样,选美产业也是这样,这是当下不好的风气。
最容易掺入三聚氰胺的环节有这么几个:承办环节、赞助环节和评委环节。
所有的选美机构都得先注册后选美,一旦抢先注册就如同获得了商标使用权,注册方可以使用,也可以授权别人使用。
国际小姐、环球小姐和世界小姐选美比赛由来已久,是当今公认的三项世界级选美。国外选美机构先将赛事的中国赛区主办权卖给某家公司,然后这家公司再将各省市赛区的主办权卖给其他公司,这样层层承包,难免会掺进三聚氰胺。有些承办公司并没有操办选美比赛的经验,完全冲着盈利而来,他们很可能打着世界级选美的名号,将比赛草草操办了之。
据媒体和国际小姐官方网站的消息,国际小姐中国赛区的主办方为社团法人国际文化协会,承办方为华夏时代(北京)广告传媒有限公司,重庆赛区的承办方为重庆旅星影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其他选美比赛的运作模式大致类似。
承办方为了赚钱,需要找赞助商,赞助商的目的是通过冠名或者协办或者广告的形式,对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进行宣传,这些都无可厚非,可是有些赞助商还会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那么就会掺入三聚氰胺。
重庆赛区有协办单位称,比赛海选报名人数总共才几十人,而其中一家协办单位为了帮组委会提升人气,一口气推荐了40名选手,重庆的问题也许就出在这。
评委的环节最重要,毕竟表面上胜出者是由评委的选票决定的。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担当评委?一般请的是往届人气选手、模特、相关协会的专家、高校老师等专业人士,但是遇到主要赞助方要求做评委的,也会考虑。
如今当评委是一份好差事,花的时间不多,报酬却不少。选美的评委不需要资格证书,也不需要随机抽选,请谁当评委得由承办方和赞助商说了算,评委就有可能成为承办方和赞助商的代言人,这就容易掺入三聚氰胺,评委得听承办方和赞助方的。为了眼前的利益,评委可能会透支自己的公信力。
承办环节、赞助环节和评委环节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想选美不出问题都很困难。选美结果出来后,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认为选手都不丑,难道说一定要V型脸就是美,圆脸就是不美吗?”有的说,“照片照不出综合实力”。 还有的说,“你看很多大明星出道时的照片,都是很土。”“从参加选美到最终成为很有范儿的大美女,还需要一个培训的过程,选手的化妆、服饰搭配、仪态等都可以培养,后期公司会进行培养和打造,他们目前选出来的都是可塑型的”,等等。
所有的狡辩都是多余的,无论是什么来头的机构,也无论是多么专业的人士,最后的评委还是广大的群众,只有广大的群众认可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现在的选美活动很多,但是参差不齐,良莠不分,主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发展出行业标准和自律组织,也没有专门从事选美的职业机构,更没有选美的权威机构。部分选美活动与其说是“选美经济”,还不如说是“经济选美”,参加的企业想赚的是一把热钱。
初赛已经选成定局,决赛如何能进行得下去,这种掺三聚氰胺的行为是自毁长城,广大群众一定会用脚投票,届时的美女经济也就变成美女不经济了。
究竟是谁掺了三聚氰胺,在利益一体的三方之中,已经很难查证了,重要的是要以此为戒。
牛奶里的三聚氰胺毒害的是身体,选美中的三聚氰胺打击的是公信力。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公信力比黄金更贵重。美女经济具有其他经济难以替代的发展“钱”途,在当下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各地尤其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选美就是这样的增长点。
选美既然成了产业,也要遵守产业的成长规律,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地去呵护它、培育它,除了需要拥有成熟的大赛运作经验之外,还需要专业化、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把选美变成持续的、定期的和有规模的经济活动,才能带动一批真正的美女出众,才能带动产业链上的各个行业携手共赢,我们期望着这样的美女经济时代早点到来。
王海林:谨防美女经济中的三聚氰胺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