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的政策意图


央行决定,从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此前央行已多次采取货币宽松措施,从2月24日和5月18日起,分别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央行频繁出台“降准降息”政策,是针对我国经济形势采取的应对之策,对于下半年和明年的经济形势将产生重大影响。
稳增长成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明显,一季度GDP增长8.1%,二季度GDP增速下滑到7.6%,增速逼近年初确定的增速目标底线7.5%。7月1日公布的6月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0.2%,仅在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50%偏上,创7个月来新低,如果不采取措施,经济有继续下行的风险。另一方面,6月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5月的3%下滑至2.2%,创29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通胀率回落速度快于预期,6月份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降2.1%,连续4个月负增长,PPI通缩情况进一步加剧。CPI和PPI下降的趋势为央行推出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央行通过“降准降息”政策组合释放更多流动性,凸显央行为了防止经济惯性下滑,促进增速回升的强烈意图。
促进实体投资和消费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信贷虽然总量不少,但是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下降,6月份延续这一趋势,中长期贷款占比由上月的34%降至30.7%,主要原因在于过多的短期贷款和票据填充规模,而产业链较长、资金带动作用较大的中长期贷款占比则一直保持低位,反应出企业盈利预期下降,企业的借贷主要是满足流动性需要,而非借长期贷款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消费品增长缓慢,1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5%,低于去年17%的增长水平。针对以上情况,央行今年首次启用了不对称降息,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利率,并且扩大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具有明显的促进实体投资的特点。目前实体经济的平均利润率仅6%,而商业银行利润仍然有20%以上的增长。不对称降息缩减了商业银行的利差,逼迫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能够提高实体投资的盈利能力。从存款利率来看,促进消费的特点也很明显,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下调了25个基点,而二年、三年和五年的定期存款则分别下调了35、40和35个基点,期限长的存款下调幅度显然更大,反映出鼓励消费的政策意图。
应对全球经济变化
欧洲经济方面,从2011年开始,欧洲经济一直处于下滑之中,2011年四个季度的GDP分别是2.4%、1.7%、1.3%和0.7%,今年第一季度下滑到0。欧元区PMI从2011年第一季度的59.1直线滑落到今年6月的45.1,西班牙、希腊等国家的失业率已超过两位数,欧洲经济二季度步入衰退的可能性极大。美国经济方面,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虽然开始呈逐步好转的上升趋势,2011年第三季度的GDP为1.46%,第四季度为1.6%,2012年第一季度,上升为2.2%。但是美国经济向来与欧洲经济紧密关联,欧洲经济下滑趋势不改,美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将难以为继,目前市场还看不到欧洲经济见底回升的任何信号,全球经济仍然笼罩在衰退的阴影之中。面对这种情况,全球央行几乎采取了一致的行动,释放流动性来阻止经济下滑。7月份,在中国央行降息的同一天,欧洲央行宣布降息,英国央行宣布扩大量化宽松规模,此前,丹麦、澳大利亚、印度等经济体已经降息;美国的基准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宣布保持到2014年底。可以看出,全球主要经济体继2008年以后再度步入集体降息潮。中国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不管是被动降息还是主动降息,采取步调一致的金融政策对中国经济有利。
种种迹象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是年初确定的“稳健”,而是转为较为“宽松”,预计下半年,仍将会有1-3次“降准”或者“降息”的机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再降低200个基点,存贷款利息可能累计会降到100个基点。同时,财政也会推出一揽子宽松政策来稳增长,财政宽松在进一步减税和加大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扩大支出仍有很大空间。再加上各部委纷纷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具体政策措施,更多的行业向民间投资者开放,下半年经济将迎来温和复苏,全年GDP增速有可能达到7.8-8.2%之间。